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总 结 报 告
学校名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13058 |
专业名称(代码)医学检验技术(630401)专业负责人朱道林 |
学校举办单位合肥市人民政府 |
学校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 |
教育部 财政部 制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2
一、项目简介............................................................2
二、进展与管理..........................................................4
第二部分 项目完成情况..................................................7
一、推进校企对接,实现人才共育..........................................7
二、探索系统培养,多层次培养医学检验人才...............................11
三、改善实践条件,强化实践育人.........................................12
四、转变培养方式,提高育人效果.........................................16
五、建设教学团队,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18
六、实施第三方评价,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21
第三部分 建设成效.....................................................22
一、领导重视,管理内涵建设显效.........................................22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模式.......................24
三、办学实力明显增强,育人环境更加优化.................................26
四、专兼结合机制建立,教学团队素质精良.................................29
五、人才质量明显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提升.................................35
六、对校内其他专业和其他学校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37
第四部分 项目预算执行.................................................38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38
第六部分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39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为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经过申报与评审,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获得支持,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确定为“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专业。
(一)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集院、系、教研室之力,紧密围绕专业育人环境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多主体”专业建设机制体制灵活、校企合作深度互融、学业与就业有机衔接、实践育人条件更加优越、培养方式更加先进、教学团队“双师”结构和素质明显提高、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科学、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精品专业,培养出更多满足《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和基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所需要,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足、“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社会欢迎的优秀高端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引领安徽省高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项目建设内容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包括6个一级项目和21个二级项目。
1.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职能、专业课程对接岗位、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
2.探索系统培养 建设内容包括探索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形式和招生改革、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
3.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完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技能训练体系和成绩评价体系、加强实验实训管理等。
4.转变培养方式 建设内容包括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研究探索与实践、技能竞赛活动,建立教学资源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5.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包括制订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和制度,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完善“双师”培养制度及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
6.实施第三方评价 建设内容包括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三)立项时间
依据教育部教职成厅函〔2011〕71 号《“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拟批复省份规划名单》,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于2011年12月16日被正式立项。
(四)资金安排
由财政部下拨,安徽省财政厅共划拨400万元到我院,其中200万元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项目建设。依据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安排如下(见表1)。
表1 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预算(单位:万元) |
2011.10-2012.12 |
2012.9-2013.10 |
小计 |
1 |
推进校企对接 |
11.0 |
9.0 |
20.0 |
2 |
探索系统培养 |
5.0 |
4.0 |
9.0 |
3 |
强化实践育人 |
54.5 |
56.0 |
110.5 |
4 |
转变培养方式 |
14.5 |
14.0 |
28.5 |
5 |
建设教学团队 |
11.0 |
13.0 |
24.0 |
6 |
实施第三方评价 |
4.0 |
4.0 |
8.0 |
合计 |
100.0 |
100.0 |
200.0 |
(五)建设内容变更情况
按照教育部要求,2012年3月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通过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对2011年建设方案进行了部分修订并备案,项目建设方案变更部分如下:实践育人一级项目中把购置生检、临检等实训仿真软件变更为医学检验实训中心美化。
(六)资金使用变更情况
子项目实践育人中购置生检、临检等实训仿真软件等建设10.0万元变更为医学检验实训中心文化建设。
二、项目进展与管理
项目立项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项目事宜,成立了由院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组”、院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项目建设督查组”;学院职能部门质量工程办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检查、指导、督查项目进度与存在问题;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制订项目实施方案、积极落实项目任务。
(一)项目进展
1.推进校企对接
依托重新调整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习教学计划、检验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等,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完成《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等6本特色教材建设;对2012届、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卫生检验员资格证考试的辅导培训与鉴定。
2.探索系统培养
通过对我院三校生的来源及思想动态及我省部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医检专业办学情况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据此修订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整体教学质量。
3.强化实践育人
完成病理检验等实训室建设,在建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完善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等建设;完成医学检验实训中心美化等文化建设;完成专业课程大纲和顶岗实习大纲修订,完善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新建6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合肥艾迪康临床检验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艾迪康冠名班”。
4.转变培养方式
在校本特色教材建设基础上,完成《免疫学检验技术》等5门课程教学设计,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微生物学检验》等6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每年举办1次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及实习前技能培训与考核;成立医学检验社团;聘请6名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到我校开展专业进展、实习教育、职业素质等讲座。
5.建设教学团队
制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2012-2013年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2012-2013年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2、2013年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计划》;培养2名院级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安排8名教师医院实践锻炼及多名教师外出参加会议交流;外聘3名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加强与我省其他高校医学检验教学团队交流。
6.实施第三方评价
制订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成立有第三方人员参加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组,进行了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调研工作;开展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网上跟踪调查网页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的网页建设的论证工作;组织开展了实施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调研和论证工作。
(二)学校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的举措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做好组织保障
成立院、系两级项目建设组和督查组。为切实开展,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学院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领导组,由生物系主任担任组长项目建设工作组和医检教研室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的6个子项目建设小组。成立由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院级项目建设督查组、由生物系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系督查组。
2.建章立制,确保资金使用有章可循
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和建设资金规范、安全使用,在建设项目领导组的指挥下,学院2012年4月制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3、领导重视,加强督查
本项目立项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任务的落实情况,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检查、指导、督查项目进度与存在问题,全面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有力开展。
4、加强媒体宣传,推广建设成果
鼓劲造势,舆论先行。自2012年初启动本项目建设工作以来,在院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策划下,先后通过《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教育网、校园网、橱窗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本项目建设背景、目标、内容等,同时积极推广建设成果,扩大了社会影响,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二部分 完成情况
一、推进校企对接,实现人才共育
(一)校企合作,健全专业建设委员会机制
项目建设组拟定了医学检验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人选名单(见表2),制订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并发文成立医学检验专业建设委员会。2012年6月召开了医学检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2013年5月召开医学检验专业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专家意见及第三方评价调查分析报告着手修订了2013级医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习教学计划、检验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并于2013年6月完成。
表2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姓名 |
委员会职务 |
单位 |
职务/职称 |
方志斌 |
名誉主任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教授/院长 |
孙兴林 |
主任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副院长/副教授 |
王宝龙 |
副主任委员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检验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检验师 |
朱道林 |
副主任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系主任/副教授 |
黄开泉 |
委员 |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检验科主任/教授/主任检验师 |
丁厚明 |
委员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
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 |
浦春 |
委员 |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
检验科主任/教授/主任检验师 |
吴祥如 |
委员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
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 |
钟振荣 |
委员 |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
检验科主任/主任检验师 |
魏海明 |
委员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鲍恩泉 |
委员 |
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
所长/主任技师 |
蒋斌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
贾佑华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系副主任/副教授/ |
沈大华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
童小云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 |
(二)校企合作开发校本特色教材,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项目建设组于2012年3月成立由行业专家参加的医学检验专业校本教材建设委员会,成立由行业技术人员参加的6门校本教材编写组,召开校本教材编写会,并对校本特色教材进行评审等,完成了上述6本教材内部出版(见表3)。
表3 校本特色教材建设一览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主编 |
学校参与人员 |
行业企业参编人员 |
1 |
血液学检验技术 |
余先祥 |
管英华 |
许丹丹、程昌斌 黄建尧、周黎黎 |
2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
袁星 |
胥振国、成红 |
李小宁、鲁怀伟、沈继录 |
3 |
免疫学检验技术 |
蒋斌 |
苏琰 |
魏海明、李自生 |
4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杜江 |
陈洁、蔡玉华 |
闫波、汪龙海 唐吉斌、黄开泉 |
5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
朱道林 |
赵俊松、刘娴 |
鲍恩泉、单晓梅 |
6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胥振国 |
苏琰、蔡玉华 |
胡开明、蒲春 |
(三)完善校企双向服务机制,拓展社会服务
1.学校服务企业 2012年3月检验专业与合肥区域基层医院签署技术服务协议,技术服务时间为期两年。2012年3月和10月,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到7所乡镇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并对25名基层医院检验人员集中进行检验技术进展等内容的培训。多名教师与巢湖市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2名教师对巢湖今辰药业员工进行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培训(见表4)。
表4 技术服务一览表
服务单位 |
技术服务内容 |
指导时间 |
参与教师 |
单位联系人 |
散兵镇卫生院 |
现场指导(实验室建设、质量控制、仪器维护等) |
2013-03-02 |
蒋斌、袁星 |
王成文 |
道德医院 |
2013-03-03 |
余先祥、杜江 |
鲁静 |
康平妇产医院 |
2013-03-09 |
余先祥、杜江 |
汪桃子 |
中垾镇卫生院 |
2013-03-10 |
蒋斌、袁星 |
肖霞 |
烔炀镇中心卫生院 |
2013-03-16 |
蒋斌、袁星 |
祖海峰 |
含山县林头中心卫生院 |
2013-03-17 |
余先祥、杜江 |
刘三玲 |
康达总医院 |
2013-03-23 |
蒋斌、余先祥 |
叶鸣 |
今辰药业 |
微生物学讲座 |
2013-10-19 2013-10-26 |
胥振国 |
刘修树 |
今辰药业 |
生物化学讲座 |
2013-07-10 2013-07-17 |
杜江 |
刘修树 |
安徽富硒香生物有限公司 |
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项目申报与建设) |
2012-2013 |
向敏、林胜、 胥振国 等 |
黄鹤春 |
散兵镇卫生院 道德医院 康平妇产医院 中垾镇卫生院 烔炀镇中心卫生院、含山县林头中心卫生院、康达总医院 |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选择与应用 |
2012-10-2 |
余先祥 |
王成文 鲁静 汪桃子 肖霞 祖海峰 刘三玲 叶鸣 |
尿液分析进展、项目开展咨询 |
2012-10-3 |
余先祥 |
POCT技术进展、免疫与生化指标改变与贫血的关系、肾功能检验进展 |
2012-10-4 |
杜江 |
环境因素对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丙肝酶联免疫检测系统标准、酶联免疫检验适宜技术与系统化、肿瘤标志物检测进展 |
2012-10-5 |
蒋斌 |
质谱技术在微生物检验应用与临床价值、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进展等 |
2012-10-6 |
袁星 |
2.企业服务学校 2012年至2013年,检验专业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检验科充分合作,检验科提供了多份临床典型标本等教学资源用于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考核、第二课堂和技能大赛等教学。
(四)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专业与就业衔接
2012年4月,安排卫生检验员考证前的辅导,2012年11月进行全国卫生检验员考试,参加报考学生的取证率达98%,较2011年81%的取证率提高显著。
推进校企对接建设目标验收要点与任务完成一览表(见表5)。
表5 推进校企对接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实际完成 |
完成率 |
专业建设指导会议 |
调整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 |
完成 |
100% |
举行2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
完成 |
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 |
完成 |
修订实习计划 |
完成 |
检验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 |
完成 |
课程对接岗位,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
《免疫学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微生物学检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血液学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分子生物学检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 |
2012年卫生检验员报名辅导与鉴定实施 |
完成 |
100% |
2012年卫生检验员取证率提升 |
完成 |
100% |
2013年卫生检验员辅导与鉴定实施 |
完成 |
100% |
2013年卫生检验员取证率提升 |
未完成(考证时间改变) |
0 |
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 |
从临床收集典型标本和形态图片等教学资源 (骨髓、血液及尿液等标本76份,免疫学阳性血清8份,细菌标本4份) |
完成 |
100% |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技术服务 |
完成 |
二、探索系统培养,多层次培养医学检验人才
初步形成一套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建设方案,探索了系统培养的课程设置等并进行了做法。
(一)调查我院检验专业在校对口生和安徽省中职学校检验专业办学情况
2012年4月制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系统培养研究方案》并进行了我院检验专业对口生调查及安徽省部分中职学校(淮南卫校、淮北卫校、宿州卫校等)卫生类专业办学情况调查(规模、数量、毕业生去向等),形成了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对口招生依据。
2012年5-6月编写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2012年度需求调研报告。
(二)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
2012年6月-10月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口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依据2010级、2011级2012级招生、分班及专升本需求情况,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增加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授课学时。
探索系统培养建设目标验收要点与任务完成一览表(见表6)。
表6 探索系统培养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实际完成 |
完成率 |
探索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 |
制订中高职系统培养研究方案 |
完成 |
100% |
调研三校生来源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形成报告 |
完成 |
调查我院三校生专业学习、思想动态,形成报告 |
完成 |
统筹课程规划,融通中高职课程内容 |
制订中职来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完成 |
100% |
探索制度改革,实现招生多样化 |
医检专业自主招生实施 |
未完成(未实施) |
0 |
总结阶段性改革经验,报告1篇 |
未完成(未实施) |
三、改善实践条件,强化实践育人
(一)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实践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1.新建实验室 新建5个实验室。①病理检验实验室,2012年4月制订建设方案,2012年6月完成方案的上报,2012年底完成建设。②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2012年7月制订方案初稿,2013年9月完成招投标,预计2013年底完成实验室建设。③在建数码互动形态教学(血检)等实验室。
2.完善“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室 完成8个“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室建设。①2012年7月完成微检实验室、临检实验室等6个;②利用地方政府资金完成生物化学实验室等2个(见表7)。
表7 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一览表
序号 |
已建 |
新建 |
一体化实验室完善 |
1 |
寄生虫检验实验室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 |
寄生虫检验实验室多媒体系统 |
2 |
临床检验实验室 |
生物化学实验室 |
临床检验实验室多媒体系统 |
3 |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 |
数码互动形态教学(血检)实验室 |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多媒体系统 |
4 |
免疫学检验实验室 |
医学检验仿真实验中心 |
免疫学检验实验室多媒体系统 |
5 |
生物化学检验检验 |
病理检验实验室 |
生物化学检验检验多媒体系统 |
6 |
卫生理化检验实验室 |
|
卫生理化检验实验室多媒体系统 |
7 |
微生物培养鉴定室 |
|
|
8 |
分析化学实验室 |
|
|
9 |
有机化学实验室 |
|
|
10 |
普通化学实验室 |
|
|
11 |
显微镜室 |
|
|
12 |
无菌净化室 |
|
|
13 |
检验仪器室 |
|
|
3.购置新仪器实验室购置全自动组织脱水机、超纯水机、电解质分析仪等价值约450万元仪器设备(见表8)。
表8 实验仪器设备购置一览表
序号 |
资产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1 |
电高压锅 |
苏泊尔 |
1 |
2 |
自动型全不锈钢数显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LDZX-50KBS |
1 |
3 |
离心机 |
TDZ4-WS |
3 |
4 |
迷你离心机 |
WTL-6K |
2 |
5 |
4-38℃恒温箱 |
FYL-YS-50L |
5 |
6 |
紫外灯 |
UVA-340 |
20 |
7 |
微孔快速振荡器 |
QB-9001 |
1 |
8 |
漩涡震荡器 |
MixPlus |
2 |
9 |
电冰箱 |
BCD-182ZM2 |
6 |
10 |
电泳仪 |
DYY-8C稳流稳压 |
1 |
11 |
电泳槽 |
QC-A |
2 |
12 |
冷藏柜 |
SC329GB |
2 |
13 |
冰柜 |
BC/BD-259HC |
1 |
15 |
微量可调移液器 |
QY-20A |
10 |
16 |
微量可调移液器 |
QY-50 |
10 |
17 |
微量可调移液器 |
QY-1000A |
2 |
22 |
恒温磁力搅拌器 |
78HW-1 |
4 |
23 |
数显电子恒温水浴锅 |
HH-4 |
4 |
30 |
液相色谱柱 |
Shim-Pack VP-ODS |
1 |
31 |
液相色谱柱 |
沃特世 |
1 |
32 |
C-18保护柱组件 |
楚定 |
1 |
33 |
氨基柱 |
研创 |
1 |
34 |
C-18保护柱芯 |
楚定 |
1 |
35 |
生物显微镜 |
重庆奥特 |
200 |
36 |
百分之一电子天平 |
YP1002 |
50 |
37 |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
YP1002 |
50 |
38 |
数码互动显微镜 |
麦 克 奥 迪 |
55 |
39 |
组织脱水机 |
徕克 |
1 |
40 |
组织轮转切片机 |
徕克 |
1 |
41 |
组织包埋机 |
徕克 |
1 |
42 |
组织摊片烤片机 |
徕克 |
1 |
43 |
快速组织处理仪 |
徕克 |
1 |
44 |
烤箱 |
上海新苗 |
1 |
45 |
病理切片染色磨砂口玻璃缸 |
|
50 |
46 |
医用不锈钢镊子(直) |
|
6 |
47 |
医用不锈钢镊子(直) |
|
4 |
48 |
医用不锈钢镊子(直) |
|
6 |
49 |
眼科小弯镊 |
|
4 |
50 |
牙科镊 |
|
4 |
51 |
免疫组化孵育合 |
|
1 |
52 |
微波炉 |
格兰仕 |
1 |
3.实验室文化建设 2012年6月初步完成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各实验室美化等规章制度、实验室简介、课程简介及其他的文字稿和图片准备,2013年初完成实验室美化工作,改善了实践育人环境。
(二)校企“合作共建”,拓展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2012年、2013年新增实习点6个即合肥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池州市人民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南京武警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马鞍山十七冶医院。
(三)完善实训实习管理体制,保障实践育人实施
按计划完成2013届、2014届实习生实习前教育及顶岗实习安排与派送。修订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大纲及实习管理规定,加强了实习指导老师带队学生实习的管理作用。
2012年5月制订技能训练和考核体系建设方案,建成技能训练与考核试题库,完善了成绩评价体系。相关成果于2012年6月获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学生意外保险,保障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落实了2013届、2014届检验专业实习的投保单位,确定参保内容及保额,签订了意外保险合同。
强化实践育人建设目标验收要点与任务完成一览表(见表9)。
表9 强化实践育人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实际完成 |
完成率 |
建立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病理检验实验室 |
建成病理检验实训室 |
完成 |
100% |
建成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 |
完成 |
完善校内其他实训室 |
购置免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购置生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购置微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购置卫检实训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购置寄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购置临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医学检验实训中心美化 |
完成 |
校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
新增校外实习基地5家 |
完成6家 |
120% |
完善技能训练体系和成绩评价体系 |
完善技能训练体系 |
完成 |
100% |
完善成绩评价体系 |
完成 |
加强实习期间教学管理 |
2012年实习安排 |
完成 |
100% |
2013年实习安排 |
完成 |
修订的实习大纲 |
完成 |
2012届实习检查原始记录与实习指导老师总结 |
完成 |
2013届实习检查原始记录与实习指导老师总结 |
完成 |
加强实习前教育 |
2012年外聘专家讲座资料。 |
完成 |
100% |
2013年外聘专家讲座资料 |
完成 |
学生意外保险 |
2012年13届医检学生实习保险 |
完成 |
100% |
2013年14届医检学生实习保险 |
完成 |
四、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高育人效果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2012年3月成立有行业专家参与的《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4门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小组,在完成专业特色教材编写任务后并于2013年6月完成5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编写(见表10)。
表10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一览表
序号 |
一体化教学课程 |
主持人 |
学校参与人员 |
行业参与人员 |
1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
袁星 |
胥振国 |
鲁怀伟、李小宁 |
2 |
免疫学检验技术 |
蒋斌 |
苏琰 |
李自生 |
3 |
血液学检验技术 |
余先祥 |
管英华 |
许丹丹、程昌斌 |
4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杜江 |
陈洁、蔡玉华 |
闫波、汪龙海 |
5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
朱道林 |
刘娴 |
鲍恩泉 |
(二)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我院一直坚持开展院级职业技能大赛。2012年5月开展了院第五届技能竞赛的预赛和决赛。2013年4月开展了院第六届医检能竞赛,并通过预赛和决赛,选拔技能成绩突出学生3名参加安徽省2013年度省级技能大赛并获得团体二等奖。通过大赛,提高专业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强化了团队协作精神,对专业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建立教学资源库,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
1.建立教学资源库2012年5月完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技能考核试题库》建设,以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等6门课程理论试题库、模拟试卷、电子教案及部分核心技术课程授课视频拍摄。
2.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 2013年10月完成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和部分专业技术课程资源库上网,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供学生自主学习及查阅检测学习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巩固所学内容。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012年4月成立医学检验社团,制订社团章程并制订2012年度社团活动计划。社团成立后开展了多项活动,参与院团委组织的社区检查血型、第三、四届大学生职业规划暨创业大赛、就业市场调研等活动以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级第五、六届技能大赛等活动。
转变培养方式建设目标验收要点与任务完成一览表(见表11)。
表11 转变培养方式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实际完成 |
完成率 |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100% |
《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开展技能竞赛 |
2012年技能大赛组织、进程、管理等材料 |
完成 |
100% |
2013年技能大赛组织、进程、管理等材料 |
完成 |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6门课程资源库建设课件 |
部分完成 |
90% |
理论与实践试题库 |
完成 |
100% |
模拟试卷 |
完成 |
100% |
电子教案 |
完成 |
75% |
视频 |
完成 |
70% |
网络平台建设与在线课程辅导 |
完成 |
70% |
开展第二课堂 |
成立医学检验专业社团及社团章程等资料 |
完成 |
100% |
2012年社团活动计划、结果总结等材料 |
完成 |
2013年社团活动计划、结果总结材料 |
完成 |
五、建设教学团队,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制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和制度
2012年3月成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组,制订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2013年6月,成功申报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于2013年9月,学院推荐申报省级教学团队。
(二)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双师”素质培养,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1.制定相关制度 学院2011年至2013年制订、修订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赴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试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业务培训、进修学习管理办法(修订)》、《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年度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工作实施办法》等管理文件。
2.培养实施 2012年3月,学院成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建设组,修订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办法;2012年4月制订了《2012-2013年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2012-2013年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2012-2013年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计划》培养建计划;确定2名检验专业带头人和5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学团队整体素质提高。
按照计划安排8名教师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检验科实践锻炼,多人次外出参加全国及省会议交流(见表12)。
表12 教师实践锻炼及参加全国及省会议交流一览表
序号 |
教师姓名 |
地点 |
内容 |
时间 |
1 |
余先祥 |
巢湖 |
临床检验技能、新技术应用 |
2012.12.1-2013.5.31 |
2 |
袁星 |
巢湖 |
免疫、微生物检验技术 |
2012.12.1-2013.5.31 |
3 |
成红 |
巢湖 |
细菌室 |
2012.12.1-2013.5.31 |
4 |
蒋斌 |
巢湖 |
免疫室 |
2013.6.1-2013.11.30 |
5 |
苏琰 |
巢湖 |
免疫室 |
2013.6.1-2013.11.30 |
6 |
胥振国 |
巢湖 |
细菌室 |
2013.6.1-2013.11.30 |
7 |
蔡玉华 |
巢湖 |
生化室 |
2013.6.1-2013.11.30 |
8 |
陈洁 |
巢湖 |
病理科 |
2013.6.1-2013.11.30 |
9 |
蒋斌 |
南京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十八届校际会 |
2013.8.20-2013.8.24 |
10 |
余先祥 |
南京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检验专业十八届校际会 |
2013.8.20-2013.8.24 |
11 |
袁星 |
成都 |
高校教师精品资源共享和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 |
2013.8.8-2013.8.14 |
12 |
胥振国 |
合肥 |
会议 |
2013.4.15-2013.4.18 |
13 |
蔡玉华 |
阜阳 |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骨干教师---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国内培训 |
2013.10.23-2013.11.15 |
14 |
朱道林 |
宁波 |
高职学校资源共享课程会议 |
2012.5.12-2012.5.18 |
15 |
蒋斌 |
宁波 |
高职学校资源共享课程会议 |
2012.5.12-2012.5.18 |
16 |
杜江 |
北京 |
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年会 |
2012.8.8-2012.8.13 |
17 |
袁星 |
杭州 |
2012全国高职重点专业研讨会 |
2012.4.24-2012.4.27 |
18 |
胥振国 |
贵阳 |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 |
2012.7.27-2012.8.1 |
19 |
胥振国 |
阜阳 |
高等职业学校国家骨干教师---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国内培训 |
2012.11.20-2012.12.10 |
20 |
蒋斌 |
合肥 |
课程体系构建培训 |
2012.6.21-2012.6.25 |
(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选聘行业企业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学或实践工作,制订《外聘兼职教师任职条件及聘用办法》和《医学检验专家工作室章程》。2012年-2013年聘请2名教师担任《病理检验技术》课程进行理论与实践授课;建立外聘专家库和工作室,邀请4名专家来校进行专业讲座。专业教学团队分别于蚌埠医学院检验系和安徽医专检验专业进行学习与交流。
图1 教学团队外校交流
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目标验收要点与任务完成一览表(见表13)。
表13 建设教学团队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实际完成 |
完成率 |
完善“双师”培养制度 |
制订《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 |
完成 |
100% |
制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
完成 |
制订《学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
完成 |
制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及管理办法》 |
完成 |
专业带头 人培养 |
制订2012年度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
完成 |
75% |
制订2013年度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
完成 |
专业带头人的业绩考核与评估 |
完成 |
申报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
未完成 |
骨干教师培养 |
制订2012年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制订2013年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
完成 |
骨干教师成长报告书,成长成果 |
完成 |
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
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实施方案与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8人次教师到临床锻炼计划与总结 |
完成 |
安排12名教师外出交流材料等 |
完成 |
加强与省内外国家级教学团队交流 |
2次与外校国家级教学团队交流材料 |
完成 |
100% |
院级优秀教师团队申报材料 |
完成 |
省级优秀教师团队申报材料 |
完成 |
完善“传、帮、带” 培养青年教师制度 |
青年教师培养“传、帮、带”计划 |
完成 |
100% |
听课记录、授课评价、总结等材料 |
完成 |
青年教师培养“传、帮、带”总结等材料 |
完成 |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4名省内行业专家交流材料 |
完成 |
130% |
2名行业能手进行实验教学 |
完成(3名) |
制订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
完成 |
100% |
选聘5名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
完成 |
实训指导教师指导材料 |
完成 |
六、实施第三方评价,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组,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12年10月成立有第三方人员参加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组(见表14),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制订毕业生跟踪调查方案。2013年6月,形成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研结果分析报告,并参考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
表14 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人员参加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组
组长 |
孙兴林(副院长) |
副组长 |
魏华 (系书记) |
朱道林 (检验学会) |
成员 |
张俊娜 (招就处) |
丁后明 (实习单位) |
鲍恩权 (用人单位) |
郑相伟 (学生家长) |
秘书 |
马恒彬(辅导员) |
|
|
|
|
|
|
(二)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毕业生职业发展监控
2012年9月开展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论证工作并建设系统开展网上跟踪调查。
(三)分析第三方评价结果,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2012年11月—2013年9月,毕业生跟踪调查组开展毕业生调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进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查,形成《2009—2013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报告》一篇。
实施第三方评价建设目标验收要点与任务完成一览表(见表15)。
表15 实施第三方评价任务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实际完成 |
完成率 |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组 |
毕业生质量跟踪组成立 |
完成 |
100% |
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完成 |
100% |
2012年实施调查资料 |
完成 |
2013年实施调查资料 |
完成 |
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 |
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 |
部分完成 |
70% |
分析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
调查结果分析会议资料 |
完成 |
100% |
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
完成 |
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
完成 |
第三部分建设成效
通过两年的项目建设,现已如期完成了《项目建设方案》中规划的各项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建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实践条件改善和“多主体”专业建设机制体制、校企合作紧密度、“双师”结构和素质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等内涵建设上取得进展,专业实力得到充实。在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未来发展潜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及社会评价上取得显著成效。对我省高职同类专业建设起到特色引领作用。
一、领导重视,管理内涵建设显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项目批准后,学院领导针对此次中央财政项目进行了顶层设计,成立建设领导组、督察组,完善奖惩机制。
1.学院成立三级项目建设组一是成立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领导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系部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制订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项目建设指导;二是生物系成立项目建设工作组,由生物系主任担任组长,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定期向项目建设领导组汇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三是成立子项目建设小组,依据建设方案成立6个子项目建设小组,负责按时、按量、保质完成各项目的建设计划。
2.学院成立二级项目建设督查组一是学院成立由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建设督查组,成员是系部书记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二是成立生物系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督查小组。
3.学院重视运行过程监控,实时跟踪项目进展
学院每周教学工作例会相关系部主任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年度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项目专项检查与推进会议。
生物系组织医检专业骨干教师依照央财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了《央财支持医检专业建设任务分解明细表》和《央财支持医学专业建设任务月度分解表》并汇编成册,细化了各子项目及验收要点材料的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图2 领导重视,进行方案审核、督导和检查
(二)建章立制,确保资金使用有章可循
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和建设资金规范、安全使用,在建设项目领导组的指挥下,学院在2011年11月制订的《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及《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基础上,于2012年4月针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特别制订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原则实行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模式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平台,以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和教学团队软硬件建设为抓手,以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校本特色教材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多元化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完善等内涵建设为重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一)依托一个平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引入省、市、县各级医院检验科、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安徽省临床检验学会及其他高校的行业、企业及学校专家教授,会同我院教学专家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012年-2013年,召开了两届会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意见。
图3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二)强化两个基础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和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度参与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管理,聘请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检验科主任参与病理仿真实验室、医学检验仿真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和病原生物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进行实验仪器设备品牌型号的咨询服务,参与建立合肥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等实习基地。
进一步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人员结构进一步合理,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数得到增加,并聘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外聘专家进入专家工作室。
图4 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和教学团队建设
(三)深化四个重点内涵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校本特色教材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多元化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完善等
围绕专业建设的无个重点内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等教学文件的修订;指导教材编审委员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的校本特色教材编写;参与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建设;行业专家定期到校开展专家检验技术新进展、专业思想教育、实习前教育等讲座,参与检验专业技能大赛评委,指导企业冠名班级学生奖学金的评选与发放,实习成绩评定等;校企双方进行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实习生管理等交流;合作单位提供教学所需的临床特殊标本和资源等;在专业内涵建设各方面校企深度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图5 人才培养方案与校编特色教材
图6 数字校园建设图7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图8 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构建
三、办学实力明显增强,育人环境更加优化
中央支持本专业的200万元专项资金,拉动地方和学院350万元投入,用于实验仪器设备采购和实验室建设,办学基础条件更加完善,育人环境更加符合高职教育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实训室建设
通过项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380万元增至现在的830万元。除中央财政支持的病理检验实验设备,包括全自动组织脱水机、自动组织包埋机、生物安全柜及6套多媒体设备外,2012年、2013年地方政府支持学院采购了200台生物显微镜、55台数码互动形态教学教学系统等教学设备。
实验实训室新增至5个,包括病原生物与免疫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数码互动形态教学(血检)实验室、医学检验仿真实验中心和病理学检验等实验室。
图9 新建实验室
图10 实验室美化
(二)仿真实训平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
以二级医院职业环境为模版,在实训环境、实训室设置、实训对象、实训管理等方面仿真模拟建设社区医学检验实训基地。仿真模拟实训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医学检验技术技能训练,实现职业能力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图11 病理检验仿真实训室
(三)拓展校外实习基地,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校外实习基地由39处发展到现在的45处,2012年、2013年新增合肥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池州市人民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南京武警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马鞍山十七冶医院等6家二级或三级医院。
图12 新建实习基地
(四)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专业建设效果体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直在我省同类院校招收数名列前茅。2009年之前检验专业招生规模一直稳定在195名至215名之间。2013年,在高考学生大幅度减少的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录取学生250名,招生规模进一步增加,且理科生最低录取分数比2012年提高约100分,办学效果明显提高。
图13 近年来医检专业实际招生数量增加
四、专兼结合机制建立,教学团队素质精良
项目建设两年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果丰硕。2013年团队被评为我院优秀教学团队,并推荐申报省级教学团队。
(一)团队师资结构的优化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32名,来自行业企业的外聘教师18名,校内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达85%。高、中、初职称比例为3:4:3,老、中、青比例2:5:3。外聘教师职称均在中级以上。
(二)专业带头人:团队原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院级教学名师1名。2012年-2013年新增合肥市拔尖人才1名,院级专业带头人2名,院级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2名。专业带头人除承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外,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严格实施,实现了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修订与实施。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聘请行业专家能手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巢湖地区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单位基层检验人员的培训。
(三)中青年教师培养
团队切实实施“传、帮、带”培养中青年教师机制,推进“教师企业经历工程”,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2年来培养骨干教师5名,获硕士学位教师4名,讲师2名,“双师型”教师4名,有8名中青年教师赴医院临床第一线实践,提高实践技能,引导教科研项目申报,促进了他(她)们的迅速成长(见表16、17、18)。
表16 2011年-2013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名单一览表
序 号 |
姓 名 |
性 别 |
专业带头人 |
获取时间 |
骨干教师 |
获取时间 |
1 |
余先祥 |
男 |
√ |
2012年 |
|
|
2 |
袁星 |
男 |
√ |
2013年 |
|
|
3 |
胥振国 |
男 |
|
|
√ |
2012年 |
4 |
成红 |
女 |
|
|
√ |
2012年 |
5 |
杜江 |
男 |
|
|
√ |
2013年 |
6 |
蔡玉华 |
女 |
|
|
√ |
2013年 |
7 |
苏琰 |
女 |
|
|
√ |
2013年 |
表17 2011年-2013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职称一览表
序 号 |
姓 名 |
性 别 |
学 历 |
学 位 |
获取时间 |
职 称 |
获取时间 |
1 |
袁星 |
男 |
大学 |
硕士 |
2011年 |
副教授 |
2012年 |
2 |
蒋斌 |
男 |
大学 |
硕士 |
|
副教授 |
2011年 |
3 |
余先祥 |
男 |
大学 |
硕士 |
2012年 |
|
|
4 |
成红 |
女 |
大学 |
硕士 |
2012年 |
|
|
5 |
杜江 |
男 |
大学 |
硕士 |
2012年 |
|
|
6 |
蔡玉华 |
女 |
研究生 |
硕士 |
|
讲师 |
2011年 |
7 |
苏琰 |
女 |
研究生 |
硕士 |
|
讲师 |
2012年 |
表18 2011-2013年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 |
双师素质 |
获取时间 |
1 |
胥振国 |
男 |
讲师 |
是 |
2011 |
2 |
蔡玉华 |
女 |
讲师 |
是 |
2011 |
3 |
苏琰 |
女 |
讲师 |
是 |
2013 |
4 |
成红 |
女 |
讲师 |
是 |
2013 |
(四)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
实施兼职教师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吸纳符合学校实践教学需要的行业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并定期进行会议,构建校企互通渠道;开展行业专家入校园活动,进行专业学术讲座;聘请行业能手为兼职教师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和担任为期9个月的学生实习带教老师(见表19、20)。
表19 2012-2013年外聘兼职“双师型”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1 |
王宝龙 |
男 |
教授/主任技师/科主任 |
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
2 |
黄开泉 |
男 |
主任技师/科主任 |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
3 |
程昌斌 |
男 |
主任技师/实验室主任 |
安医大一附院血液科 |
4 |
沈继录 |
男 |
副主任技师/科主任 |
安医大一附院检验科 |
5 |
钟政荣 |
男 |
副主任技师/科主任 |
蚌医附院检验科 |
6 |
汪龙海 |
男 |
副主任技师/科主任 |
含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
7 |
李小宁 |
男 |
副主任技师/副主任 |
皖医附院检验科 |
8 |
唐吉斌 |
男 |
副主任技师/科主任 |
铜陵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
表20 临床专家讲座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工作单位 |
讲座内容 |
时间 |
1 |
汪龙海 |
男 |
含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
临床检验进展 |
2012-10 |
2 |
李小宁 |
男 |
皖医附院检验科 |
细菌耐药性检测 |
2012-11 |
3 |
陈正徐 |
男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
2013-04 |
4 |
程昌斌 |
男 |
安医大一附院血液科 |
血液病诊断进展 |
2013-04 |
图14 外聘教师授课讲座
(五)教学改革及成果
2012年以来团队公开发表CN论文20余篇,其中二类文章5篇,三类12篇,四类及其他3篇(见表21);承担教科研项目11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4项,院级项目7项(见表22);主编参编国家、省规划教材及其他公开出版教材15本以上,其中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1项,省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项(见表23),新建院级精品课程1门。2012年获院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13年获院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并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见表24)。
表21 2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教科研论文一览表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期 刊 |
时间 卷 期 |
类别 |
第一 作者 |
1 |
12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现代预防医学 |
2011.38(10) |
三类 |
袁星 |
2 |
209株真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1.36(12) |
三类 |
胥振国 |
3 |
染色体重组对转基因大麦种gfp基因表达的作用 |
生物技术通报 |
2011.11 |
三类 |
苏琰 |
4 |
两种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2.14(2) |
三类 |
蒋斌 |
5 |
直接用于PCR反应的芽胞杆菌基因组DNA抽提改良方法的建立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2012.25(5) |
二类 |
胥振国 |
6 |
高职院校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探讨与实践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2.14(5) |
三类 |
胥振国 |
7 |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微生物学杂志 |
2012.28(9) |
三类 |
胥振国 |
8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胃癌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
安徽医药 |
2012.16(5) |
三类 |
余先祥 |
9 |
提高《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之举措 |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2.9(5) |
四类 |
余先祥 |
10 |
实验性矽肺模型大鼠血清TGF-β1和TNF-α的变化 |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2.37(4) |
三类 |
成红 |
11 |
胃癌组织中GRP7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2012.47(6) |
三类 |
余先祥 |
12 |
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2012.28(9) |
二类 |
胥振国 |
13 |
某高职学院护理专业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
安徽医药 |
2012.16(5) |
四类 |
杜江 |
14 |
高职项目式教学要素构建探析 |
宿州学院学报 |
2012.27(12) |
三类 |
向敏 |
15 |
不同生物保鲜剂对巢湖银鱼保鲜效果的研究 |
宿州学院学报 |
2011.28(1) |
三类 |
蔡玉华 |
16 |
血脂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3.38(1) |
三类 |
蔡玉华 |
17 |
多措并举 激发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高职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微生物学通报 |
2013.40(3) |
二类 |
向敏 |
18 |
冻干高活力纳豆芽胞菌粉保护剂的筛选和优化 |
微生物学通报 |
2013.40(5) |
二类 |
胥振国 |
19 |
GRP78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2013.30(7)728-729 |
二类 |
余先祥 |
20 |
高职药学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包头医学院学报 |
2013.29(4) |
三类 |
蒋 斌 |
表22 2年来承担教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时间 |
来源与编号 |
主持人 |
1 |
纳豆芽孢杆菌活性菌粉的研制以及在绿茶保鲜应用上的研究 |
2011-2013 |
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产学研)项目(No. KJ2011B106) |
胥振国 |
2 |
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 |
2011-2015 |
省级重点(编号20101418) |
朱道林 |
3 |
蜡样芽孢杆菌在绿茶保鲜应用上的研究 |
2011-2012 |
院级重点(编号zrzd201002) |
胥振国 |
4 |
复合生物保鲜剂在巢湖银鱼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2012-2013 |
院级重点(编号zrzd201102) |
蔡玉华 |
5 |
巢湖市园林绿化中彩叶树种的应用调查及造景研究 |
2012-2013 |
院级一般(编号zryb201104) |
苏琰 |
6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文理科生兼收的实践性研究 |
2012-2013 |
院级一般(编号skyb201109) |
蒋斌 |
7 |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研究 |
2013-2014 |
省级一般(编号2012jyxm837)/院级重点(编号jyzd201201) |
魏华 |
8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
2013-2014 |
院级重点(编号jyzd201202) |
胥振国 |
9 |
基于任务驱动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
2013-2014 |
院级一般(编号jyyb201214) |
蔡玉华 |
10 |
以职业能力考试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2013-2014 |
院级一般(编号jyyb201220) |
杜江 |
11 |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课程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 |
2014-2015 |
院级重点(编号Jyzd201303) |
苏琰 |
表23 2011-2013年出版教材一览表
序号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时间 |
等级 |
编者 |
参与情况 |
1 |
生物化学 |
科学出版社 |
2011 |
|
杜江 |
参编 |
2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1 |
安徽省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五年制规划 |
蒋斌 |
参编 |
3 |
输血技术基础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11 |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 |
余先祥 |
参编 |
4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杜江 |
参编 |
5 |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杜江 |
主编 |
6 |
临床实验室管理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蒋斌 |
主编 |
7 |
免疫学检验技术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蒋斌 |
副主编 |
8 |
微生物检验技术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袁星 胥振国 |
参编 |
9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杜江 |
参编 |
10 |
生物化学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蔡玉华 |
参编 |
11 |
临床检验基础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余先祥 |
参编 |
12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华中科技出版社 |
2012 |
|
胥振国 |
副主编 |
13 |
生物化学 |
河南科技出版社 |
2012 |
|
杜江 |
副主编 |
14 |
病原生物与免疫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12 |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十一五”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
蒋斌 |
参编 |
15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已经立项)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3 |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 |
朱道林 |
主编 |
表24 2012-2013年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序号 |
名称 |
时间 |
授奖单位 |
等级 |
第一完成人 |
1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2013 |
推荐省级 |
三等奖 |
胥振国 |
2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构成研究 |
2012 |
学院 |
二等奖 |
蒋 斌 |
3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2013 |
学院 |
一等奖 |
胥振国 |
图15 教学成果、公开发表论文及出版教材
五、人才质量明显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提升
由于国家、省、市及学院等相关项目资金投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育人环境优化,人才质量明显提高。
1.初次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013届初次就业率达95.6%,较2012届提高5个百分点。专业对口率由2009届的87.78%提高到2013届96.27%。用人单位满意度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图16 2009-2013届毕业生初次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图示
2.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两年来学生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大赛3等奖2人次,院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大赛金奖1人次,银奖2人次(见表25)。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得到展示。实习与就业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医检专业学生具备较熟练的实践技能,专业理论基础较扎实,能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工作虚心好学、积极主动、吃苦耐劳。
表25 学生省级以上获奖情况
时间 |
奖项名称及等次 |
获奖者 |
颁发部门 |
2011年 |
昆山花桥杯第六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 |
姚支铜 |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
2011年 |
昆山花桥杯第六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 |
苏程 |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
2013年 |
安徽省《微生物学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
张影、陈静 |
安徽省教育厅等 |
图17 学生技能大赛与获奖证书图示
六、对校内其他专业和其他学校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我院品牌专业之一,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该专业为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也是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点,检验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为我省医疗卫生部门培养了大批综合素质高、社会声誉好、深受社会欢迎的医学检验人才。
(一)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作引领,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本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特色教材的建设、成绩评价体系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及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为本校其他专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推动了药学、护理、影像和经贸等相关专业建设。
(二)专业资源库建设,促进学院各专业课程建设
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教师利用央财项目资金建成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和毕业生跟踪平台,为两个专业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使我院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学校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第四部分预算执行
项目预算总投入2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00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00%。学校于2012年4月制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附后5),坚持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原则实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教育部批复的《建设方案》中规定的建设项目安排和使用资金。项目资金预算200万元,实际投入20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及其他项目,实际投入使用190.15万元,占预算的95.08%。合计占比分别为3.70%、10.29%、49.00%、8.63%、2.72%、7.30%、8.10%、1.06%和4.28%其中,专项资金用于设备购置98.00万元,占总投入49.00%。此项专项资金未用于基本建设、人员经费和化债等与项目实施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五部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创新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学院针对此次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尝试,但仍要进一步按照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完善制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在重大的集体性、综合性项目建设时,如何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有待深入研究。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学院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需从政策导向、建立互惠互利机制、结成合作纽带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学院更多专业受益,实现校企共赢。
(三)社会服务能力还不够强
尽管我院在项目建设中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但仍存在着由于地理位置、教师科研能力不强而导致的参与医疗机构科研项目不多等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效果,亟待提高服务能力。
第六部分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专业品牌文化建设
虽然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为我院品牌专业之一,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和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示范建设点,为我省医疗卫生部门培养了大批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欢迎的医学检验人才,但随着我省检验专业办学高职类院校增加,需要未雨绸缪。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加大对社会的宣传报道,加强对在校学生系列开展医检专业发展历史、杰出毕业人才培养成效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队学校和专业的荣誉感。
(二)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学校与专业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上层次的关键。所以在继续引进2-3名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外加大引进临床诊断专业的1名博士生和2-3名硕士生外,也需要加大在职培养,继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进一步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和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全面展开
在完成的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校本特色教材建设基础上,下一步全面展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在教学实践中完善教材,评价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形成一批专业建设成果。
附件: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财政《关于下达2011年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12〕465号)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专项经费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实行“统筹规划,任务分配,专款专用,绩效考评”的原则。
第二章经费预算
第四条专项资金预算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坚持任务相关、政策相符、经济合理。
第五条专项资金预算分年度,按照项目建设任务确定支出范围,并根据专项资金开支范围对其主要用途进行说明。
第六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专项资金分两个年度下拨。
第七条专项资金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需报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领导组(以下简称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审批后按程序办理。
第三章经费使用和审批
第八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建设支出,经费开支范围包括: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系统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竞赛等费用;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主要用于专业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课程改革等费用;
(三)实习实训条件改善:主要用于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费用;
(四)数字校园建设: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网站建设,核心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社会评价平台建设等费用;
(五)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主要用于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度建设及活动开展、实习实训监控体系建设、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服务等费用;
(六)师资队伍建设:主要用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业教师教科研活动、企业兼职教师选聘与培养等费用。
(七)实训实习耗材补贴:主要用于补贴专业实训实习消耗器材购置的费用;
(八)实习意外伤害保险:主要用于购买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费用。
第九条学院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从专项资金中提取3%的项目管理费,用于项目论证、检查、验收等工作。
第十条专项资金购买的仪器设备属学院固定资产,必须按学院有关规定采购。仪器设备购置后应及时办理物资验收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并遵从勤俭节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开支,严禁与项目建设无关或其它不宜开支费用的支出。
第十二条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统筹安排。
第十三条专项资金的报销由项目负责人持《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专项经费使用卡》,将有关报销凭证送院“质量工程”项目办公室和财务处审核,报主管院长审批。
第四章经费管理与监督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应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和核算,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察、审计。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截留与挪用。
第十五条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前必须向学院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建设计划任务书》,中期检查前向学院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建设中期检查报告》。无故不按时报送《项目建设中期检查报告》或自行停止的项目,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可通知财务处中止经费使用并停止拨款,结余经费转入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费。
第十六条财务部门按项目立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年终结账后提供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报表。
第十六条项目验收通过后3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配合财务部门认真编报决算表,报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财务处审核,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第十七条项目组要配合院监察室做好审计工作。对违反项目下达部门经费管理办法及不符合审计要求的项目负责人及其成员,学院将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八条项目建设未能按期完成,而项目经费已经用完,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能正常申报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也不得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该项目不能作为奖励、晋级、评优、职称评定的业绩依据。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学院央财项目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3
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
立项专业名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与任务 |
建设任务 完成情况 |
建设任务完成率 (%) |
校企合作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
建设目标与任务: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平台,将“以病人为中心”现代医院服务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检验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成立行业专家工作室;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校外专家来校讲学、研讨。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实现课堂教学、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相互融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
100% |
制订《外聘兼职教师任职条件及聘用办法》 |
完成 |
100% |
制订《医学检验专家工作室章程》 |
完成 |
100% |
行业专家库基本资料 |
完成 |
100% |
医学检验教研室外聘兼职教师名单 |
完成 |
100% |
2012年2名外聘专家讲座资料 |
完成 |
100% |
2013年2名外聘专家讲座资料 |
完成 |
100% |
2名行业能手进行实验教学资料 |
完成 |
100% |
选聘5名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资料 |
完成 |
100% |
多名专家来校交流资料 |
完成 |
100% |
2012年建立艾迪康冠名班 |
完成 |
100% |
2013年建立艾迪康冠名班 |
完成 |
100% |
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
完成 |
100% |
外聘专家参与实验室建设资料 |
完成 |
100% |
从临床收集典型标本和形态图片等教学资源 (骨髓、血液及尿液等标本76份,免疫学阳性血清8份,细菌标本4份) |
完成 |
100% |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技术服务 |
完成 |
100%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
建设目标与任务: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平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实习大纲,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技能训练、考核与技能大赛;组织实施卫生检验员职业资格考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使大赛常规化、制度化,激发学生对各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潜能。 |
97% |
调整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 |
完成 |
100% |
举行2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
完成 |
100% |
制订中高职系统培养研究方案 |
完成 |
100% |
调研三校生来源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形成报告 |
完成 |
100% |
调查我院三校生专业学习、思想动态,形成报告 |
完成 |
100% |
制订中职来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完成 |
100% |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
完成 |
100% |
修订实习计划 |
完成 |
100% |
制订《生物应用技术系实习管理实施细则》 |
完成 |
100% |
完善技能训练体系 |
完成 |
100% |
完善成绩评价体系 |
完成 |
100% |
2012年实习安排 |
完成 |
100% |
2013年实习安排 |
完成 |
100% |
2012届实习检查原始记录与实习指导老师总结 |
完成 |
100% |
2013届实习检查原始记录与实习指导老师总结 |
完成 |
100% |
制订《检验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表》 |
完成 |
100%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100% |
《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100% |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100%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100%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
完成 |
100% |
2012年技能大赛组织、进程、管理等材料 |
完成 |
100% |
2013年技能大赛组织、进程、管理等材料 |
完成 |
100% |
成立医学检验专业社团及社团章程等资料 |
完成 |
100% |
2012年社团活动计划、结果总结等材料 |
完成 |
100% |
2013年社团活动计划、结果总结材料 |
完成 |
100% |
2012年卫生检验员报名辅导与鉴定实施 |
完成 |
100% |
2012年卫生检验员获证率提高 |
完成 |
100% |
2013年卫生检验员报名辅导与鉴定实施 |
完成 |
100% |
2013年卫生检验员获证率提高 |
未完成(考证时间改变) |
0 |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
建设目标与任务:加大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新建教学资源库系统、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改建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建设校本特色教材;开发职业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
86% |
《免疫学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微生物学检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血液学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分子生物学检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
完成 |
100%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6门课程资源库建设课件 |
部分完成 |
90%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6门课程理论与实践试题库 |
完成 |
100%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6门课程模拟试卷 |
完成 |
100%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6门课程电子教案 |
部分完成 |
75%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6门课程视频 |
部分完成 |
75% |
基础化学类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指导书 |
完成 |
100% |
教学资源库系统 |
完成 |
100% |
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 |
部分完成 |
70% |
购置免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购置生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购置微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购置卫检实训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购置寄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购置临检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系统 |
完成 |
100% |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 |
建设目标与任务:新建和完善一批实验实训室,新增若干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教育和管理,强化实践育人。①建成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病理检验等实训室,完善微生物实验室等实验室建设;②完善技能训练和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密切校企合作。③按照“合作共建”的协议,新增5个校外实训基地;④修订实习大纲,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实习管理。 |
100% |
建成病理检验实训室 |
完成 |
100% |
建成医学检验仿真实训中心 |
完成 |
100% |
新增校外实习基地6家 |
完成 |
100% |
新建病原生物实验室 |
完成 |
100% |
新建生物化学实验室 |
完成 |
100% |
在建数码互动实验室 |
完成 |
100% |
购置生物显微镜200台 |
完成 |
100% |
购置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生物安全柜、原子吸收、病理切片机等大型仪器设备 |
完成 |
100% |
师资队伍 与服务能力建设 |
建设目标与任务: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标准,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本专业的师资现状,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业务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加强“传、帮、带”制度建设;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①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培训、外出交流和深造。2011年10-2012年,选拔、培养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培养2名骨干教师;2013年安排2名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培养3名骨干教师,7名教师外出交流。②加强兼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2012、2013年共外聘4名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③加强与国家级教学团队交流。 |
96% |
制定《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 |
完成 |
100% |
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
完成 |
100% |
制定《学院“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
完成 |
100% |
制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及管理办法》 |
完成 |
100% |
制定2012年度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制定2013年度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专业带头人的业绩考核与评估 |
完成 |
100% |
申报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 |
未完成(未成功) |
0 |
制定2012年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制定2013年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骨干教师成长报告书,成长成果 |
完成 |
100% |
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实施方案与培养计划 |
完成 |
100% |
8人次教师到临床锻炼计划与总结 |
完成 |
100% |
安排12名教师外出交流材料等 |
完成 |
100% |
2次与外校国家级教学团队交流材料 |
完成 |
100% |
院级优秀教师团队申报材料 |
完成 |
100% |
省级优秀教师团队申报材料 |
完成 |
100% |
青年教师培养“传、帮、带”计划 |
完成 |
100% |
听课记录、授课评价、总结等材料 |
完成 |
100% |
青年教师培养“传、帮、带”总结等材料 |
完成 |
100% |
制定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
完成 |
100% |
其他 |
建设目标与任务:为加强实践育人效果,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与校内实验实训室文化建设,优化实践育人环境;促进毕业生就业,加强媒体对项目宣传力度,建立项目建设激励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
100% |
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
完成 |
100% |
医学检验实训中心美化 |
完成 |
100% |
建成毕业生就业指导室和洽谈室 |
完成 |
100% |
项目建设材料印刷 |
完成 |
100% |
宣传报道 |
完成 |
100% |
成果展示板 |
完成 |
100% |
编制项目建设激励机制方案 |
完成 |
100% |
实验设备保养与维修记录 |
完成 |
100% |
附4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应用技术系制定
二○一三年六月
第一部分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医学检验技术
专业代码630401
第二部分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第三部分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医学检验、病理检验、输血和卫生检验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在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病理科、采供血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检验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2.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需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及必须的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验室管理知识;
5.掌握病理检验的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临床输血、供血的基本理论、知识;
7.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二)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对本专业基本业务进行初步管理、协作精神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具备本专业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性能、原理、基本构造、操作技术及日常维护保养;
3.具备临床检验各种常规项目的操作技能和将检验项目与临床疾病相联系的初步能力;
4.具备各种病理标本制备的操作技能及活体组织检查能力;
5.具备输血、供血的检验技能;
6.具备卫生检验检疫的基本技能;
7.具有一定的外文专业书刊的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设计能力。
(三)素质目标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2.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人际公关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
4.热爱本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
第四部分就业岗位与资格证书/等级证书
一、就业岗位
1.初始岗位
主要面向各级医院、血站(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学研究机构、医学生物企业、第三方实验室等医学相关类实验室的临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和血库等岗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
2.发展岗位(群)
毕业生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进修学习,可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环保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等部门的病理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等工作岗位就业。
二、资格证书/等级证书
1.卫生检验员中级或以上技能证书在校期间参加考核,合格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证书。
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士等级证书毕业一年后参加考核,合格者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证书。
第五部分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医学检验工作过程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2.基本原则
(1)紧跟医学检验发展步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随着学科的发展,医学检验已经建立了众多亚专业,包括临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各亚专业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在临床生物化学领域中,对各种疾病的检测项目由原来十多项发展到现在四十多项。根据循证医学的结论,在全国范围内淘汰了陈旧性的出、凝血时间测定方法,以凝血常规测定替代;分子生物学是实验医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发展;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并建立了各专业质控督查标准,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质控意识;检验仪器设备的配置越来越先进等。改革开放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医学检验的迅猛发展,同时使我们检验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内容
依据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行业标准,基于工作过程改革教学内容,使之符合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将“理论指导实践”转变为“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岗位工作需要,整合或增加课程。同时,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改革实训项目,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与行(企)业合作开发相关的实训教材,加强教学与临床的紧密联系。
(3)积极推进“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将职业技术课的教学贯穿在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之中,通过与行(企)业密切联系,让学生早期接触职业岗位、早期接受职业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进行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实践,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4)融职业道德教育于课程教育过程的始终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观,并渗透到专业技能实践中,使学生在学会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见表1)
表1 工作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一览表
工作岗位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对应课程 |
临检室 |
血常规 |
操作熟练做到稳、快、准、精,并学会看检验报告单 |
临床检验基础 、人体寄生虫及检验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尿常规 |
熟练操作并能准确辩识尿沉渣常见有病理意义的有形成分的形态特征,正确打出报告 |
粪便常规 |
熟练掌握整个检验程序,并能准确识别常见寄生虫及虫卵和有意义的成分,正确打出结果和报告 |
仪器使用及维修 |
了解上述各种仪器的使用调试与维修 |
其它项目(红细胞比积测定、ESR、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妊娠试验) |
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
生化室 |
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 |
1、了解室内质控的方法,质控物的来源; 2、掌握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应用及出现逾限情况时处理方法; 3、了解室间质量控制的意义及条件,变异指数得分(VIS)的计算及意义; 4、了解生化检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及临床生化室的一般管理措施。 |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生化室的基本操作技能 |
1、掌握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保存及作用; 2、掌握试剂盒的选用标准及试剂盒的使用与保存; 3、了解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准及保存; 4、掌握电热恒温水浴箱、电热恒温干燥箱、旋涡混匀器的使用与保养; 5、掌握常用离心机的种类、功能及使用方法。 |
光谱光度分析技术 |
1、掌握比色分析的原理及定量测定方法; 2、理解显色反应条件; 3、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 |
电泳技术 |
1、掌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2、掌握电泳基本操作,能正确使用电泳仪、能对实验结果做准确分析; 3、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凝胶聚合原理、电泳原理及主要应用; 4、学会实验基本操作,能正确使用电泳仪; 5、了解等电聚焦电泳、转移电泳、高压电泳。 |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 |
1、了解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及其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2、了解分立式、连续流动式、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流程特点; 3、了解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常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掌握PCR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了解PCR常用试剂的配制及样品的处理; 3、了解PCR技术在肿瘤诊断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糖类测定 |
1、掌握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定血糖(Glu)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主要临床意义及标准曲线绘制; 2、了解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及评价; 3、熟悉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4、了解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方法。 |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测定 |
1、了解脲酶-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清尿素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2、掌握苦味酸显色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3、了解磷钨酸还原法、尿酸酶过氧化酶偶联法测定血清尿酸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蛋白质测定 |
1、掌握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2、掌握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3、了解复钙双缩脲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4、了解酚试剂法测定血清粘蛋白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酶类测定 |
1、掌握比色法测定ALT、GGT、AMS、ALP、LD活性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2、了解速率法测定ALT、LD、GGT、ALP的原理; 3、了解赖氏法测定AST的原理及主要临床意义; 4、了解肌酸显色法测定CK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血脂测定 |
1、掌握酶法测定血清TC、TG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2、了解酶法测定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3、了解磷钨酸-镁法测定血清HDL-C的原理及主要临床意义。 |
|
电解质测定 |
1、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的工作原理; 2、掌握硝酸汞滴定法测定血清氯化物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3、掌握比色法测定血清钙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血气酸碱分析 |
1、掌握血气酸碱分析的重要临床意义; 2、了解血气及pH测定操作程序与血气常用参数的计算。 |
肝功能试验 |
1、掌握改良J-G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2、了解胆红素氧化酶法; 3、了解血氨、胆汁酸测定对肝功能检测的意义。 |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
了解尿17-酮类固醇、尿17-羟类固醇、尿香草扁桃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
免疫室 |
肥达氏反应 |
1、述说凝集反应的原理、试管凝集反应原理; 2、掌握血清倍比稀释操作方法以及熟练、准确进行全过程操作;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临床动态分析检测结果; 4、说出试验中的影响因素。 |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术 |
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HAV抗体检测 (2)HBV五抗检测 (3)HC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 甲胎蛋白(AFP)检测 癌胚抗原(CEA)检测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甲状腺球蛋白(T3、T4)检测 血清IgE测定 |
1、技术理论 (1)详细阐述ELISA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和反应原理,以及在其他项目检测中的应用; (2)详细阐述各项试验原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其相应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3)说出ELISA的方法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4)详细阐述酶标仪、洗板机工作原理。 2、操作技能 (1)仪器操作:对酶标仪、洗板机的使用正确,操作准确、熟练; (2)手工操作:①能正确、熟练使用各种计量器材,加液量准确。②洗板彻底、方法正确、操作熟练;③严格执行操作卡。操作思路清晰。④熟知注意事项。 3、质量控制 (1)掌握各项室内质控方法和质控图的绘制; (2)会分析、查找、处理失控原因。 4、结果分析与规范填写报告单 (1)能结合相关理论正确判断、解释结果; (2)能根据结果对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监测进行临床咨询。 |
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测定 类风湿因子(RF)测定 |
1、详细述说间接凝集技术原理及技术分类; 2、说出该项试验原理及临床意义; 3、熟练、标准进行全过程操作; 4、血清稀释倍数准确,操作熟练、标准; 5、掌握全程质控方法; 6、正确判断、结合病历分析检测结果。 |
尿液HCG测定 支原体抗体检测 衣原体抗体检测 |
1、详细阐述斑点金免疫层析和斑点金免疫结合渗滤分析技术原理以及各项试验原理; 2、掌握操作程序和正确操作方法; 3、能正确解释结果及临床意义; 4、熟知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
细菌室 |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
1、掌握各种标本的采集、保存、处理及送检; 2、掌握各种标本涂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各种染色法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及临床意义; 4、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
细菌的培养检查法 |
1、掌握各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性状及用途; 3、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4、掌握各种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落及培养基的变化观察; 5、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细菌的生化反应
|
1、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2、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性状及用途; 3、掌握各种生化反应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分析判定及综合分析; 4、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血清学鉴定 |
1、掌握好血清学鉴定的原则 属--群--型; 2、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药物敏感试验 |
1、掌握好平板划线水平使细菌能均匀分布; 2、掌握好药片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抑菌环的测量; 3、掌握好药片的浓度有利于与临床用药相附和; 4、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细胞室 |
骨髓细胞学检验 |
了解正常与异常血象及骨髓象的区分 |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
出血性疾病检验 |
掌握其常规操作,学会看检验报告单,并能与疾病联系分析 |
溶血性疾病检查 |
熟悉其检测方法 |
血型 血库 |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
准确无误,特别是ABO血型鉴定、抗D检查、聚凝胺配血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要熟悉输血科的组织结构、血液管理及成分用血 |
临床检验基础 |
三、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依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三项主要内容。其中实践教学包括基础技能训练课+专业专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临床生产实习,承担课程主要是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顶岗实习;军事训练实践教学主要由第1学期进行为期2周的军事训练承担;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第二课堂、公益活动等完成。
四、课程设置(见表2)
表2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
说明 |
公共基础课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必修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必修 |
|
体育 |
必修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必修 |
|
英语 |
必修 |
|
就业指导 |
必修 |
|
军事理论 |
必修 |
|
职业基础课程 |
医学检验导论 |
必修 |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必修 |
|
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 |
必修 |
|
无机化学 |
必修 |
|
有机化学 |
必修 |
|
生理学 |
必修 |
|
生物化学 |
必修 |
|
药理学 |
必修 |
|
分析化学 |
必修 |
|
临床医学概论 |
必修 |
|
预防医学 |
必修 |
|
职业技术课程 |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
必修 |
|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 |
必修 |
|
临床检验基础 |
必修 |
|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 |
必修 |
|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
必修 |
|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
必修 |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
必修 |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必修 |
|
病理检验技术 |
必修 |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
必修 |
|
素质拓展课程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选修 |
|
职业生涯规划 |
选修 |
|
医药营销 |
选修 |
|
形势与政策 |
选修 |
|
表3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
总学时数 |
备注 |
临床检验基础 |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临床血液学等常规检验工作的能力 |
主要介绍血液的一般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及其他体液检查,以有形成分的显微镜检验技能为重点,强化学生的镜下形态等基本功训练,同时介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及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等仪器的使用 |
126 |
|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 |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临床免疫学检验工作的能力 |
主要介绍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免疫学技术以及临床免疫学的各种检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重点掌握免疫学检验的常用操作,包括血清的制备、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以及酶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金标记技术、化学发光标记技术等免疫标记技术,同时介绍酶标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等免疫检验常用的仪器 |
72 |
|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对常见病原微生物作出正确鉴定的能力 |
主要介绍微生物的种类、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原性、微生物学检验程序、检查方法、目标菌的鉴定、药敏试验操作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常用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和消毒灭菌等内容 |
108 |
|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 |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从事临床血液学疾病诊断等检验工作的能力 |
主要介绍血液生理、血液系统疾病及其实验诊断、贫血及其实验诊断、出血与凝血系统疾病及其实验诊断。要求学生学会识别各种血细胞、骨髓细胞,掌握血液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协助临床诊断 |
70 |
|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及初步把检验结果数据与临床联系的能力 |
主要介绍生化检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学评价和质控,介绍疾病本质的生化机制、生物化学诊断原理及其临床意义断 |
112 |
|
第六部分教学进程安排
一、基本要求
1.入学教育和军训
入学后进行两周的入学教育(包括军事理论课16学时)与军训,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国防意识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思想素质。
2.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33周:第三学年安排实习,以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检验科室部门为主,兼顾其他,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临检室9周(包括门诊),细菌室6周,免疫室6周,生化室8周,细胞室4周,合计33周,实习期间无假期。
3.考核
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知识、智能和动手能力的水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按照教学进程表的规定完成成绩考核。
必修课成绩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方式,素质拓展课均实行考查方式。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每学期考试科目一般为3门,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论文答辩主要考核学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实习成绩主要由实习单位检验科各亚科室组长、检验科负责人及实习指导教师评定,主要由信息沟通、实习时间、实习作业、实习评价等要素构成。
二、学时和学分要求
1. 总学时不超过3000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具体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表4)、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表5)。
表4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
学期 |
教学 |
考核 |
入学教育 军训 |
毕业 教育 |
实训 |
毕业 实习 |
机动 |
总计 |
1 |
16 |
1 |
2 |
|
|
|
1 |
20 |
2 |
18 |
1 |
|
|
|
|
1 |
20 |
3 |
18 |
1 |
|
|
|
|
1 |
20 |
4 |
14 |
1 |
|
|
1 |
|
4 |
20 |
5 |
|
|
|
|
|
18 |
2 |
20 |
6 |
|
1 |
|
1 |
|
15 |
3 |
20 |
总计 |
66 |
5 |
2 |
1 |
1 |
33 |
12 |
120 |
表5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形式 |
学时 |
理论与实践学时比 |
理论 |
1188 |
1:1.27 |
实验、实训 |
648 |
1506 |
毕业顶岗实习 |
858 |
共计(学时) |
2694 |
课内总学时 |
1792 |
2. 学分计算的基本原则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16~18学时计1学分;
实验课:16~18学时计0.5学分;
集中实训课:1周按26学时,计2学分;
毕业实习:1周按26学时,计1学分。
三、教学进程安排具体见实践教学进程表(表6)、教学进程表(表7);
表6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序号 |
实践教学环节 |
项目 |
周数 |
合计 课时 |
各学期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职业基础课程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
32 |
32 |
|
|
|
|
|
2 |
医学检验导论 |
|
2 |
2 |
|
|
|
|
|
3 |
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 |
|
8 |
8 |
|
|
|
|
|
4 |
无机化学 |
|
24 |
24 |
|
|
|
|
|
5 |
有机化学 |
|
24 |
24 |
|
|
|
|
|
6 |
生理学 |
|
14 |
|
14 |
|
|
|
|
7 |
生物化学 |
|
18 |
|
18 |
|
|
|
|
8 |
病理学 |
|
14 |
|
14 |
|
|
|
|
9 |
分析化学 |
|
22 |
|
22 |
|
|
|
|
10 |
药理学 |
|
10 |
|
|
10 |
|
|
|
11 |
预防医学 |
|
8 |
|
|
8 |
|
|
|
12 |
临床医学概论 |
|
8 |
|
|
8 |
|
|
|
13 |
职业技术课程 |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
|
24 |
|
24 |
|
|
|
|
14 |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 |
|
34 |
|
|
34 |
|
|
|
15 |
临床检验基础 |
|
66 |
|
|
66 |
|
|
|
16 |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
|
64 |
|
|
64 |
|
|
|
17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
|
4 |
|
|
|
4 |
|
|
18 |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 |
|
32 |
|
|
|
32 |
|
|
19 |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
|
52 |
|
|
|
52 |
|
|
20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
|
56 |
|
|
|
48 |
|
|
21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
8 |
|
|
|
8 |
|
|
22 |
病理检验技术 |
|
56 |
|
|
|
48 |
|
|
23 |
|
毕业实习 |
33 |
858 |
|
|
|
|
858 |
合计 |
1422 |
90 |
92 |
190 |
192 |
858 |
表7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 分类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时间分配 |
考试 |
考查 |
学分标准 |
每周授课时间分配 |
合计 |
其中 |
实习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理论 |
实验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2周 |
16周 |
18周 |
18周 |
14周 |
18周 |
15周 |
文化基础课程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2 |
32 |
|
|
|
1 |
2 |
入学教育和军训与军事理论课 |
2 |
|
|
|
毕业实习(包括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6 |
36 |
|
|
|
2 |
2 |
|
2 |
|
|
3 |
英语 |
136 |
136 |
|
|
|
1、2 |
8 |
4 |
4 |
|
|
4 |
体育 |
68 |
4 |
64 |
|
|
1、2 |
4 |
2 |
2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54 |
26 |
28 |
|
|
2 |
3 |
|
3 |
|
|
6 |
就业指导 |
16 |
16 |
|
|
|
4 |
1 |
|
|
|
2*8 |
小计 |
342 |
250 |
92 |
|
|
|
20 |
8 |
11 |
0 |
1 |
职业基础课程 |
7 |
医学检验导论 |
16 |
14 |
2 |
|
|
1 |
1 |
2*8 |
|
|
|
8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80 |
48 |
32 |
|
1 |
|
5 |
5 |
|
|
|
9 |
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 |
32 |
24 |
8 |
|
|
1 |
2 |
2 |
|
|
|
10 |
无机化学 |
64 |
40 |
24 |
|
1 |
|
4 |
4 |
|
|
|
11 |
有机化学 |
64 |
40 |
24 |
|
1 |
|
4 |
4 |
|
|
|
12 |
分析化学 |
54 |
32 |
22 |
|
|
2 |
3 |
|
3 |
|
|
13 |
生理学 |
72 |
58 |
14 |
|
2 |
|
4 |
|
4 |
|
|
14 |
生物化学 |
54 |
36 |
18 |
|
2 |
|
3 |
|
3 |
|
|
15 |
药理学 |
36 |
26 |
10 |
|
|
3 |
2 |
|
|
2 |
|
16 |
病理学 |
54 |
40 |
14 |
|
|
2 |
3 |
|
3 |
|
|
17 |
预防医学 |
54 |
46 |
8 |
|
|
3 |
3 |
|
|
3 |
|
18 |
临床医学概论 |
72 |
64 |
8 |
|
|
3 |
4 |
|
|
4 |
|
小计 |
652 |
468 |
184 |
|
|
|
38 |
16 |
13 |
9 |
0 |
职业技术课程 |
19 |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
54 |
30 |
24 |
|
2 |
|
3 |
|
3 |
|
|
20 |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 |
72 |
38 |
34 |
|
3 |
|
4 |
|
|
4 |
|
21 |
临床检验基础★ |
126 |
60 |
66 |
|
3 |
|
7 |
|
|
7 |
|
22 |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
108 |
54 |
54 |
|
3 |
|
6 |
|
|
6 |
|
23 |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 |
70 |
34 |
36 |
|
4 |
|
4 |
|
|
|
5 |
24 |
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
112 |
56 |
56 |
|
4 |
|
7 |
|
|
|
8 |
25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
28 |
26 |
2 |
|
|
4 |
2 |
|
|
|
2 |
26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28 |
20 |
8 |
|
|
4 |
2 |
|
|
|
2 |
27 |
病理检验技术 |
56 |
28 |
28 |
|
4 |
|
4 |
|
|
|
4 |
28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
70 |
34 |
36 |
|
|
4 |
4 |
|
|
|
5 |
29 |
医学检验综合技能实训 |
42 |
|
42 |
|
|
4 |
3 |
|
|
|
3 |
小计 |
766 |
380 |
386 |
|
|
|
46 |
0 |
3 |
17 |
29 |
素质拓展 课程 |
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6 |
16 |
|
|
|
1 |
1 |
2*8 |
|
|
|
2 |
形势与政策(讲座) |
8 |
8 |
|
|
|
4 |
0.5 |
|
|
|
2*4 |
3 |
职业生涯规划 |
16 |
16 |
|
|
|
1 |
1 |
2*8 |
|
|
|
4 |
医药营销 |
18 |
18 |
|
|
|
3 |
1 |
|
|
2*9 |
|
小计 |
58 |
58 |
0 |
|
|
|
3.5 |
2 |
0 |
1 |
|
毕业实习(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 |
858 |
|
|
858 |
|
|
33 |
|
|
|
|
|
858 |
周学时 |
|
|
|
|
|
|
|
8 |
26 |
28 |
27 |
30 |
26 |
总学时 |
2692 |
1172 |
662 |
858 |
|
|
|
16 |
416 |
486 |
486 |
430 |
858 |
毕业考试科目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 (毕业考试+临床技能考核) |
每学期开课门数 |
10 |
9 |
7 |
9 |
|
考试门次 |
3 |
3 |
3 |
3 |
|
考查门次 |
7 |
6 |
4 |
6 |
|
第七部分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1.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坚持理论教学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探索实施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体现“教、学、做”为一体,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的改革。
2.充分利用优质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模拟场景的课程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3.根据学生认知情况与课程性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职业能力导向的思想。以开展对检验项目为驱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观看录像、个案分析、角色扮演、校内实训、医院见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内容上树立课程的“知识与行动结构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完成对检验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
二、教学评价与考核
1.教学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以医学检验技术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考核标准的制定,并参与技能考核的评定。要遵循四个结合:
(1)技能与理论相结合:专业课程成绩构成既强调理论也重视实践能力,通过本体系建立与实施进一步促进学生重视自身能力培养与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成绩评价中比例,改变了考试方式单一、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利于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平时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3)行业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第三学年实习成绩比例构成以临床带教老师评价为主,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辅,利于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管理,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纪律的养成,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4)考试命题与毕业后职业资格考证试题相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试题库题目包括往年各专业课程教师建立的外,其他主要来源于部分历年职业资格考试真题或模拟题,既可用于检验专业各核心课程,如《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血液学及检验技术》、《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等成绩考核,也可用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师)、卫生检验员等考证的培训。
2.考核与评价建议
一个科学、合理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应该能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对检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利于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后与临床沟通能力,利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生人格培养,培养出能适用未来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的技术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构成(见表8)。
表8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构成
要素 |
子要素 |
权重 |
评分标准 |
得分 |
形成性评价 (0.40) |
出勤率 |
0.10 |
1.迟到、早退3次,计1次旷课; 2.旷课1次扣2分; 3.旷课15学时及以上,按学生手册处理 |
|
预习与笔记 |
0.04 |
1.检查有3次及以上者计4分; 2.检查有2次者计3分; 3.检查有1次者计2分; 4.检查有1次者计1分; 5.未检查到者,计2分; |
|
课堂、课后问答与讨论 |
0.04 |
1.问答正确满2次及以上者,计2分; 2.问答正确1次,计1分; 3.问答正确0次,计0分; 4.讨论积极者,计2分,一般得1分; |
|
作业(实验报告次数与质量) |
0.10 |
1.作业次数占6分(少一次,扣1分,至扣满6分); 2.作业质量(每次作业评分均值乘以0.04); |
|
阶段性理论考核 |
0.03 |
1.抽查成绩平均分乘以0.03; 2.未抽查到者,计2分; |
|
阶段性技能考核 |
0.03 |
每学期3各项目(3项达标者3分,2项达标者2分,1项达标者1分,未达标0分); |
|
小组组长评价 |
0.02 |
小组组长评价来源学期末(好2分,一般1分,差0分); |
|
自我评价 |
0.04 |
自我评价构成有两部分: 1.来自实验报告讨论的自评,及2分(满意2分,一般1分); 2.学期总评,计2分(满意2分,一般1分); |
|
终结性评价 (0.60) |
期中考试成绩 |
0.10 |
试卷批改成绩得分乘以0.10; |
|
期末考试成绩 |
0.30 |
试卷批改成绩得分乘以0.30; |
|
期末技能考核成绩 |
0.20 |
技能考核试题得分乘以0.20; |
|
其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考核评价实行多方参与的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本体系以医学检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设置技能考核项目和内容;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评定由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考核分三阶段进行:一是在各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考核;二是在临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医学检验综合技能考核;三是在毕业前,按照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进行的医学检验岗位技能考核。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八部分保障与措施
一、师资配置与要求
1.“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1)有适应“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确保生师比不高于18:1;
(2)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要达到70%以上,具有临床一线工作经历达60%;
(3)专业课教师每年须有二个月(可累计)时间到医院检验科参加临床检验实践工作;
(4)校内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具有医学检验行业职称或3年以上医学检验工作经历的比例达到80%;
(5)具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和临床实践;有一定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
(6)能胜任所承担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2.专业带头人
须有专业带头人1~2名以上,可从医学检验临床一线外聘专业带头人1名。专业带头人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双师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医学检验职业技能;
(2)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并有中级以上医学检验职称或近5年有2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临床一线的实际工作经历;
(3)在医学检验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的学术地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承担院(校)级以上相关的科学研究课题或获得院(校)级以上科研奖励;
(4)学术思想活跃,掌握医学检验前沿学术动向,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
(5)承担过院(校)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具有主持教学、培训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能力;
(6)能够为医学检验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并与其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3.骨干教师队伍
专业须有骨干教师6~10人,可从行业外聘骨干教师2~3名。骨干教师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学工作两年以上。并具有较为深厚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必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2)“双师素质”特色突出,具有讲师以上专业职称,并有中级及以上行业职称或近5年有2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医学检验一线参加实际工作经历;能够在教学、教改、实践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3)具有创新性思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熟知医学检验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4.兼职教师队伍
须来自于医学检验一线,掌握医学检验的先进技术,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承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临床一线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
兼职教师须具备以下条件: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取得执业资格;
(2)具有医学检验专业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能胜任医学检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3)参加过学校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临床带教的培训,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
(4)身体健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
二、实践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1.职业基础课程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要加强与后续职业技能课程的联系,以服务于后续课程学习、服务于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为建设理念,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相应的实验或实训项目,同时营造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实验室设置
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组织胚胎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等,各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m2,并有相应的准备室、仪器室和标本室等。
(2)主要实验设备(见表9)
表9 职业基础课程实验室设备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 |
实验设备 |
单位 |
台/套数 |
人体解剖实验室 |
全身骨架 |
副 |
1 |
骨骼标本 |
套 |
若干 |
半身人体模型 |
个 |
1 |
各系统解剖模型 |
个 |
若干 |
陈列标本 |
个 |
若干 |
人体标本 |
具 |
2 |
尸体解剖台 |
台 |
2 |
组织胚胎实验室 |
光学显微镜 |
台 |
50 |
各系统组织切片 |
片 |
若干 |
胚胎模型 |
个 |
各期1个 |
胚胎标本 |
个 |
各期1个 |
生理学实验室 |
兔用手术器械 |
套 |
10 |
兔台 |
个 |
10 |
兔箱 |
个 |
10 |
722分光光度计 |
台 |
2 |
离心机 |
台 |
2 |
光学显微镜 |
台 |
2 |
听诊器 |
个 |
30 |
血压计 |
个 |
30 |
电脑生理数处理系统 |
套 |
1 |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套 |
1 |
生理记录仪 |
台 |
6 |
二道记录仪 |
台 |
6 |
生物示波器 |
台 |
6 |
病理学实验室 |
显微镜 |
台 |
50 |
显微摄像系统 |
套 |
1 |
半自动包埋机 |
台 |
1 |
切片机 |
台 |
1 |
病理标本 |
个 |
若干 |
病理切片 |
片 |
若干 |
化学实验室 |
试管架 |
个 |
40 |
试管夹 |
个 |
40 |
酒精灯 |
个 |
40 |
电炉 |
个 |
40 |
100g托盘天平 |
台 |
40 |
50ml量筒 |
个 |
40 |
100ml量筒 |
个 |
40 |
50ml容量瓶 |
个 |
40 |
100ml容量瓶 |
个 |
40 |
50ml烧杯 |
个 |
40 |
100ml烧杯 |
个 |
40 |
100ml长颈蒸馏瓶 |
个 |
40 |
25ml移液管 |
支 |
40 |
10ml吸量管 |
支 |
40 |
5ml吸量管 |
支 |
40 |
2ml吸量管 |
支 |
40 |
1ml吸量管 |
支 |
40 |
冷凝管 |
个 |
40 |
牛角管 |
个 |
40 |
酸式滴定管 |
支 |
40 |
碱式滴定管 |
支 |
40 |
熔点测定管 |
个 |
40 |
抽滤瓶 |
个 |
40 |
万分一电子天平 |
台 |
6 |
分析天平 |
台 |
6 |
药物天平 |
台 |
6 |
分光光度计 |
台 |
6 |
离心机 |
台 |
6 |
恒温水浴箱 |
台 |
6 |
2.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设置应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办学规模和发展的需求,达到医学检验实践中的专业规范要求,技术要求上要具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领域的实用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当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领域的技术和技能;在实训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在环境和总体上要模拟真实检验科的流程而设计,使实训室的实训环境、实训条件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和任职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实训室设置
包括临床检验实训室、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训室、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训室、免疫检验技术实训室、血液学检验实训室和寄生虫检验技术实训室等,生物学实验室。实训室建设应模拟医院检验科工作环境和流程进行,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满足培养高端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各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m2,实验(训)室总使用面积不低于250 m2。
(2)实验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的设置要深入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地区、行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职业群的任职技能要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确定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见表10)。同时建议开设能为企业员工提高医学检验技能的实训项目,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
检验实验中心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在实践能力训练模块的教学,含三个模块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模块——基本技能训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模块——专业专项技能与专业综合技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技能模块。
表10 部分课程实践教学训练项目一览表
序号 |
训练项目名称 |
训练课程 |
所属技能 |
1 |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
基本技能训练模块 |
2 |
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观察和显微测量 |
3 |
微管微丝的观察 |
4 |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的观察分析 |
5 |
721分光光度计性能测 |
生物化学 |
6 |
血清蛋白电泳 |
7 |
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因素 |
8 |
血清葡萄糖测定 |
9 |
肝酮体生成 |
10 |
称量练习 |
分析化学 |
11 |
仪器洗涤及练习; |
12 |
0.1mol/LHCI标定; |
13 |
硼砂含量的测定; |
14 |
NaCl含量测定; |
15 |
水总硬度的测定; |
16 |
Na2S2O3标定; |
17 |
kMnO4的标定; |
18 |
漂白粉有效CI测定。 |
19 |
滴定终点判断 |
20 |
盐酸标准溶液的制备 |
21 |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
仪器分析 |
22 |
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 |
23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 |
24 |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 |
25 |
薄层色谱法分离染料混合物。 |
26 |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 |
27 |
免疫血清的制备 |
免疫学及检验技术 |
专业技能模块 |
28 |
直接凝集试验试管法 |
29 |
胶乳凝集试验测定RF |
30 |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测HCG |
31 |
单扩法测IgG |
32 |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
33 |
免疫电泳 |
34 |
ELISA夹心法检测HbsAg |
35 |
EIA捕获法检测抗-HAVIgM |
36 |
荧光免疫测定间接法检测抗核抗体(ANA) |
37 |
放射免疫分析见习 |
38 |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检测HbsAg |
39 |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定量测定TSH |
40 |
PEG沉淀比浊法测CIC |
41 |
E花环形成和淋转试验 |
42 |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43 |
蛲虫、鞭虫形态观察 |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
44 |
钩虫形态观察 |
45 |
血吸虫形态观察(一) |
46 |
血吸虫形态观察(二) |
47 |
猪肉绦虫形态、生活史观察 |
48 |
痢疾阿米巴形态观察 |
49 |
阴道滴虫形态观察 |
50 |
疟原虫形态观察(一) |
51 |
疟原虫形态观察(二) |
52 |
节肢动物形态观察 |
53 |
寄生虫实验诊断录像 |
54 |
显微镜的使用 |
临床检验基础 |
55 |
毛细血管采血 |
56 |
白细胞计数 |
57 |
血涂片的制作与瑞氏染色 |
58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59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60 |
红细胞计数 |
61 |
血红蛋白测定 |
62 |
血小板计数 |
63 |
网织红细胞计数 |
64 |
静脉采血 |
65 |
血细胞比容测定 |
66 |
血细胞分析仪见习(应用) |
67 |
凝血时间测定 |
68 |
凝血因子检查 |
69 |
血凝仪的临床应用 |
70 |
血沉测定 |
71 |
ABO血型鉴定 |
72 |
交叉配血试验 |
73 |
尿液的理学检验 |
74 |
尿液的化学检验及镜检 |
75 |
尿液分析的应用 |
76 |
尿中HCG的检测 |
77 |
粪常规及隐血试; |
78 |
脑脊液常规 |
79 |
浆膜腔积液的检验 |
80 |
精液检验及前列腺液检验 |
81 |
阴道分泌物的检验 |
82 |
脱落细胞标本的制备及染色 |
83 |
观看脱落细胞标本 |
84 |
观看肿瘤细胞学形态 |
85 |
细菌的分布 |
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 |
86 |
细菌形态学检查 |
87 |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
88 |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
89 |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
90 |
病原性球菌检验 |
91 |
非发酵菌检验 |
92 |
分枝杆菌属检验 |
93 |
厌氧性细菌检验 |
94 |
螺旋体检验 |
95 |
真菌学检验 |
96 |
病毒感染的实验项目诊断 |
97 |
肝炎病毒及检验 |
98 |
逆转录病毒 其他病毒及检验 |
99 |
临床常见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
100 |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一) |
血液学及检验技术 |
101 |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二) |
102 |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三) |
103 |
正常骨髓象检查 |
104 |
血细胞化学染色 |
105 |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 |
106 |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 |
107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108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109 |
酸溶血 蔗糖溶血试验 |
110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111 |
血红蛋白电泳 |
112 |
抗人球蛋白试验 |
113 |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观察 |
114 |
慢性白血病的骨髓象观察 |
115 |
其他血液病的骨髓象观察 |
116 |
PT、APTT的测定 |
117 |
TT、Fg的测定 |
118 |
3P、ELT的测定 |
119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 |
120 |
721分光光度计性能测试 |
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 |
121 |
血清蛋白电泳 |
122 |
回收实验 |
123 |
干扰实验 |
124 |
化学反应速度曲线时间试验 |
125 |
TP的测定 |
126 |
Alb的测定 |
127 |
BG的测定 |
128 |
TG的测定 |
129 |
TC的测定 |
130 |
Na、K、Ca、Cl的测定 |
131 |
CO2的测定 |
132 |
BUN的测定 |
133 |
Cr的测定 |
134 |
UA的测定 |
135 |
TBIL的测定 |
136 |
ALT的测定 |
137 |
ALP的测定 |
138 |
r-GT的测定 |
139 |
AMY的测定 |
140 |
水中pH值的测定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
141 |
水样中溶解氧的测定 |
142 |
水样中耗氧量的测定 |
143 |
水样中氨氮的测定 |
144 |
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
145 |
水样中氟化物的测定 |
146 |
水样中铜的测定 |
147 |
水样中铜的测定 |
148 |
水样中挥发酚的测定 |
149 |
奶粉中还原糖的测定 |
150 |
奶粉中蛋白质的测定 |
151 |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 |
152 |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
153 |
酱油中总酸的测定 |
154 |
空气中三苯的测定 |
155 |
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 |
156 |
临床检验实验室参观 |
临床实验室管理 |
综合技能模块 |
157 |
质量控制实际应用讨论 |
158 |
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讨论 |
159 |
微检综合技能训练 |
综合训练与考核 |
160 |
生检综合技能训练 |
161 |
临检综合技能训练 |
(3)主要实验设备
医学检验技术的实验设备应满足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及检验技术、免疫学及检验技术、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等各门课程的实验(训)教学需要,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保养、维护方法。实训设备总值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表11)。
表11 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与数量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1 |
痕量分析型超净水机 |
AHL-1001-P |
1 |
2 |
酶联免疫检测仪 |
DG3002 |
1 |
3 |
基因扩增仪 |
F-900 |
1 |
4 |
基因扩增仪 |
Hema240 |
1 |
5 |
电解质分析仪 |
HX-7185 |
1 |
6 |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
HX-21 |
1 |
7 |
化学发光免疫仪 |
KPS-11 |
1 |
8 |
全自动动态血沉仪 |
ESR-30 |
1 |
9 |
血凝分析仪 |
CL-2000B |
1 |
10 |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
XD811 |
1 |
11 |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
CB171(A) |
1 |
12 |
尿液分析仪 |
MA-4280KB |
1 |
13 |
尿液分析仪 |
优利特150 |
1 |
14 |
测汞仪 |
F732-G |
4 |
15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TAS-990 |
1 |
16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7230G |
1 |
17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721 |
17 |
18 |
紫外分光光度计 |
751 |
1 |
19 |
数字摄像显微镜 |
E-200 |
1 |
20 |
荧光显微镜 |
XS-402 |
1 |
21 |
XSZ-81单目生物显微镜 |
E-200 |
30 |
22 |
单目生物显微镜 |
L1000 |
29 |
23 |
单目生物显微镜 |
XS-18 |
78 |
24 |
精密扭力天平 |
JN-A |
1 |
25 |
单盘电光分析天平 |
DT-100 |
1 |
26 |
微量电光分析天平 |
TG332A |
1 |
27 |
全机械加码电光分析天平 |
TG-328A |
7 |
28 |
部分机械加码电光分析天平 |
TG-328B |
34 |
29 |
尼桑双目显微镜 |
YSZ-H |
8 |
30 |
电光双目生物显微镜 |
XS-18 |
18 |
31 |
多目教学显微镜 |
L320 |
1 |
32 |
单目显微镜 |
L301 |
4 |
33 |
滁光单目显微镜 |
L401 |
34 |
34 |
酸度计 |
PHS-2 |
8 |
35 |
酸度计 |
PHS-3B |
4 |
36 |
酸度计 |
PHS-25 |
2 |
37 |
极谱仪 |
883 |
1 |
38 |
极谱仪 |
AD-2 |
1 |
39 |
旋光仪 |
AP-2 |
2 |
40 |
恒温磁力搅拌器 |
85-2 |
2 |
41 |
干燥箱 |
766 |
1 |
42 |
单目显微镜 |
L1100 |
9 |
43 |
上海电光双目显微镜 |
L1200 |
1 |
44 |
电光双目显微镜 |
XS-212 |
50 |
45 |
数显分光光度计 |
721 |
10 |
46 |
火焰光度计 |
6410 |
1 |
47 |
精密稳压器 |
SVC-10KVA |
1 |
48 |
稳压器 |
614-C |
1 |
49 |
稳压器 |
CZ-63 |
1 |
50 |
恒温水浴锅 |
HHS-21 |
2 |
51 |
恒温水浴锅 |
DK-S12 |
4 |
52 |
恒温水浴锅 |
CK-S26 |
1 |
53 |
恒温磁力搅拌器 |
85-2 |
2 |
54 |
高速组织捣碎机 |
DS-1 |
2 |
55 |
实验教学投影仪 |
Panasonic PT-PX660 |
1 |
56 |
PC 电脑 |
Delloptiplex 745 |
35 |
57 |
联想笔记本电脑 |
联想昭阳 |
2 |
58 |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
GIS300 |
1 |
59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系统 |
DGGE1104 |
1 |
60 |
双稳定时电泳仪电源 |
DYY-6C型 |
2 |
61 |
卧式水平电泳仪(槽) |
DYCP-38B型 |
2 |
62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
BC-53000 |
1 |
63 |
自动洗板机 |
WM96 |
1 |
64 |
自动血流变粘度测试仪 |
HT-100 |
1 |
65 |
全自动血培养仪 |
LABSTAR50 |
1 |
66 |
电解质分析仪 |
DJZ-805 |
1 |
67 |
荧光显微镜 |
XS-402 |
1 |
68 |
酶标分析仪 |
DNM-9602 |
1 |
69 |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
HX-21A |
1 |
70 |
尿液分析仪 |
MA-4280KB |
1 |
71 |
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 |
ESR-30 |
1 |
72 |
双通道血凝仪 |
PUN-2048B |
1 |
73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
XF-9030B |
1 |
74 |
厌氧培养箱 |
YQX-1 |
1 |
75 |
显微摄像投影系统 |
专用CCD、监视器 |
1 |
76 |
超声波清洗器 |
KQ-500VDV |
1 |
77 |
不锈钢立式灭菌器 |
YXQ-LS-50A |
1 |
78 |
生化培养箱 |
SPX-250B-Z |
4 |
79 |
电热恒温水浴箱 |
SSW-600-2S |
4 |
80 |
二氧化碳培养箱 |
HHCP-01 |
1 |
81 |
单人单面水平净化工作台 |
SW-CJ-1BU |
1 |
(4)管理体制
检验实验(实训)中心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课教学实行主讲教师责任制。检验实验实训中心下设:医学检验实训室、卫生检验实训室、医学检验中心、实验试剂器材库室。
中心实行三个统一的管理机制。由实验中心主任,统一安排中心教学人员工作,统一协调分配实验资源,统一安排学生实验。中心副主任,负责各平台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实验中心人员具体管理人员1名,由学院管理,中心负责考核聘用。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毕业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1)校外实训基地配置标准
教学实习医院应为相对固定的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实训区域的总面积不低于100m2。设有临床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血液学检验等科室,拥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培养的相关仪器设备,能完成实习大纲中规定实习项目的90%以上,以确保学生能够完成毕业实习教学要求中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医学检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培养高端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2)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配备要求
有一支由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的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能胜任医学检验职业技术课程的讲授、实训和实习指导、组织案例讨论、技能考核等工作。
(3)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资料
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料是规范和指导实训基地利用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各校外实训基地应具有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与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料;
(4)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
1)管理机构
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受学校和教学(实习)医院的双重领导和管理。实习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机制,即学校(实习办公室)—系—临床督导老师和医院(科教科)—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在临床教学中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2)管理制度
有完善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在实习期间除要求遵守国家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外,还须自觉遵守以下行为规范:①政治坚定、立志献身于祖国医药卫生事业,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②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完成实习任务;③尊重病人,严守病人秘密;④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医药技术操作常规;⑤廉洁克已、不借实习之便弄虚作假,谋取私利;⑥学习和宣传我国医药卫生工作方针、人口政策及各项卫生和药政法规;积极参加医护劳动和社会预防医疗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含专业教研室)要认真遵守学校实习管理的相关制度,履行实习管理的职责,经常性地深入各毕业实习基地(按规定要求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毕业实习巡回教学检查)检查、落实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组织召开实习工作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毕业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3)时间安排
第三学年安排实习,共33周,858学时,占总学时的32.4%
①医学检验技术:临检室9周(包括门诊),细菌室6周,免疫室6周,生化室8周,细胞室4周
②输血方向:临检室9周(包括门诊),细菌室6周,免疫室5周,生化室6周,细胞室3周,输血科4周;
③病理检验:临检室9周(包括门诊),细菌室6周,免疫室5周,生化室6周,细胞室3周,病理科4周;
④卫生检验:临检室9周(包括门诊),细菌室6周,免疫室5周,生化室6周,细胞室3周,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4周。
4)实习岗位(见表12)
表12 医院检验科各科室项目一览表
临检科室: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血常规 |
上机操作及手工操作 |
操作熟练做到稳、快、准、精,并学会看检验报告单 |
尿常规 |
上机操作及尿沉渣镜检 |
熟练操作并能准确辩识尿沉渣常见有病理意义的有形成分的形态特征,正确打出报告 |
粪便常规 |
粪便常规检查及虫卵检查 |
熟练掌握整个检验程序,并能准确识别常见寄生虫及虫卵和有意义的成分,正确打出结果和报告 |
仪器使用及维修 |
血细胞计数仪、血流变检测仪、血红蛋白测定仪、尿液分析仪 |
了解上述各种仪器的使用调试与维修 |
输血科 |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
准确无误,特别是ABO血型鉴定、抗D检查、聚凝胺配血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要熟悉输血科的组织结构、血液管理及成分用血 |
结果分析 |
上述检验项目 |
能运用所学知识将检验结果与相关的临床疾病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给予正确评价 |
其它项目 |
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ESR、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妊娠试验 |
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
细胞室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骨髓细胞学检验 |
各类贫血和急、慢性白血病 |
了解正常与异常血象及骨髓象的区分 |
出血性疾病检验 |
血凝仪和凝血四项 有关其他检验: PAdT、PagT、PLT计数、血块收缩试验、DIC检查 |
掌握其常规操作,学会看检验报告单,并能与疾病联系分析 |
溶血性疾病检查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熟悉其检测方法 |
生化室:
项目 |
内容 |
要求 |
糖类测定 |
血糖测定 葡萄糖耐量试验 |
掌握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定血糖(Glu)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主要临床意义及标准曲线绘制; 了解血糖测定方法的进展及评价。 熟悉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了解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方法。 |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测定 |
血清尿素(Urea)测定 血清肌酐(Cr)测定 血清尿酸(UA)测定 |
了解脲酶-波氏比色法测定血清尿素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掌握苦味酸显色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了解磷钨酸还原法、尿酸酶过氧化酶偶联法测定血清尿酸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蛋白质测定 |
血清总蛋白(TP)测定 血清清蛋白(Alb)测定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 血清粘蛋白测定 |
掌握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掌握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了解复钙双缩脲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了解酚试剂法测定血清粘蛋白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酶类测定 |
丙氨酸氨酶(ALT)测定 γ-L-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 血(尿)淀粉酶(AMS)测定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乳酸脱氢酶(LD)测定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 肌酸激酶(CK)测定 |
掌握比色法测定ALT、GGT、AMS、ALP、LD活性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了解速率法测定ALT、LD、GGT、ALP的原理。 了解赖氏法测定AST的原理及主要临床意义。 了解肌酸显色法测定CK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血脂测定 |
血清总胆固醇(TC)、三脂酰甘油(TG)测定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 |
掌握酶法测定血清TC、TG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了解酶法测定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了解磷钨酸-镁法测定血清HDL-C的原理及主要临床意义; |
电解质测定 |
血清钾、钠测定 血清氯化物测定 血钙测定 |
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血清钾、钠、氯、钙的工作原理。 掌握硝酸汞滴定法测定血清氯化物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掌握比色法测定血清钙的原理、结果计算、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
血气酸碱分析 |
血气及pH测定 血浆HCO3 —测定 |
掌握血气酸碱分析的重要临床意义; 了解血气及pH测定操作程序与血气常用参数的计算。 |
肝功能试验 |
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氨、胆汁酸测定 |
掌握改良J-G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主要临床意义; 了解胆红素氧化酶法。 了解血氨、胆汁酸测定对肝功能检测的意义。 |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
尿17-酮类固醇、尿17-羟类固醇、尿香草扁桃酸测定 |
了解尿17-酮类固醇、尿17-羟类固醇、尿香草扁桃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
细菌室:
检验项目 |
实习内容 |
目标 |
临床常见各种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
掌握各种标本的采集、保存、处理及送检 掌握各种标本涂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掌握各种染色法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及临床意义 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细菌的培养检查法 |
掌握各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性状及用途 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掌握各种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菌落及培养基的变化观察 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细菌的生化反应
|
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接种方法 掌握各种培养基的性状及用途 掌握各种生化反应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分析判定及综合分析 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血清学鉴定 |
掌握好血清学鉴定的原则 属--群--型 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药物敏感试验 |
掌握好平板划线水平使细菌能均匀分布 掌握好药片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抑菌环的测量 掌握好药片的浓度有利于与临床用药相附和 掌握好室内质量控制 |
免疫室:
项 目 |
方法 |
目标 |
肥达氏反应 |
试 管 凝 集 |
述说凝集反应的原理、试管凝集反应原理 掌握血清倍比稀释操作方法以及熟练、准确进行全过程操作。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临床动态分析检测结果。 |
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HAV抗体检测 (2)HBV五抗检测 (3)HC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 甲胎蛋白(AFP)检测 癌胚抗原(CEA)检测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甲状腺球蛋白(T3、T4)检测 血清IgE测定 |
ELISA |
技术理论 (1)详细阐述ELISA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和反应原理,以及在其他项目检测中的应用。 (2)详细阐述各项试验原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其相应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3)说出ELISA的方法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4)详细阐述酶标仪、洗板机工作原理。 操作技能 (1)仪器操作:对酶标仪、洗板机的使用正确,操作准确、熟练。 (2)手工操作:①能正确、熟练使用各种计量器材,加液量准确。②洗板彻底、方法正确、操作熟练。③严格执行操作卡。操作思路清晰。④熟知注意事项。 质量控制 (1)掌握各项室内质控方法和质控图的绘制。(2)会分析、查找、处理失控原因。 结果分析与规范填写报告单 (1)能结合相关理论正确判断、解释结果。(2)能根据结果对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监测进行临床咨询。 |
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测定 类风湿因子(RF)测定 |
胶乳 凝集 |
详细述说间接凝集技术原理及技术分类。 说出该项试验原理及临床意义。 熟练、标准进行全过程操作。 血清稀释倍数准确,操作熟练、标准。 掌握全程质控方法。 正确判断、结合病历分析检测结果。 |
尿液HCG测定支原体抗体检测 衣原体抗体检测 |
斑点金免疫层析或斑点金免疫结合渗滤分析 |
详细阐述斑点金免疫层析和斑点金免疫结合渗滤分析技术原理以及各项试验原理。 掌握操作程序和正确操作方法。 能正确解释结果及临床意义。 熟知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
5)实习生考核及成绩评定(见表13)
表13 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表
考核评价项目及配分 |
考核评价标准 |
扣分 |
得分 |
来源 |
信息沟通(10分) |
提交信息 (5分) |
到达实习岗位后30天内未提交信息扣3分,60天内仍未提交扣5分; |
|
|
指 导 教 师 |
沟通交流 (5分) |
与指导教师沟通应不小于10次,每少2次扣1分,直至扣完。 |
|
实习时间(10分) |
连续实习 时间 (10分) |
连续实习时间应为9个月,每少1个月扣1分。 |
|
实习作业(15分) |
实习周志(8分) |
1、每周要认真填写实习周志,每缺1次扣2分; 2、填写周志过于简单,不完全符合填写要求,酌情扣1-8分。 |
|
|
实 习 鉴 定 |
实习月度 总结 (4分) |
1、每月要认真填写实习总结,每缺1次扣2分; 2、撰写月度实习总结过于简单,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1分。 |
|
实习总结 (3分) |
1、没有实习总结扣3分; 2、实习总结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1分。 |
|
实习评价(65分) |
带教教师评价(45分) |
1、带教教师评价为优记45分; 2、带教教师评价为良记35分; 3、带教教师评价为一般记25分; 4、带教教师评价为差记10分 5、带教教师评价为很差记0分。 |
|
|
师 傅 单 位 实 习 指 导 教 师 实 习 组 长 自 我 评 价 |
单位评价(5分) |
1、单位评价为优记5分; 2、单位评价为良记4分; 3、单位评价为一般记3分; 4、单位评价为差记0分。 |
|
指导教师评价 (5分) |
1、指导教师评价为优记5分; 2、指导教师评价为良记4分; 3、指导教师评价为一般记3分; 4、指导教师评价为差记0分。 |
|
实习组长评价 (5分) |
1、实习组长评价为优记5分; 2、实习组长评价为良记4分; 3、实习组长评价为一般记3分; 4、实习组长评价为差记0分。 |
|
学生自我评价 (5分) |
1、学生自我评价为优记5分; 2、学生自我评价为良记4分; 3、学生自我评价为一般记3分。 |
|
三、教学管理
1.教学运行组织管理体系
要构建基于校企(院)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校、系(部)两级教学管理。
(1)完善教学管理组织。实行“校(院)长——教学副校(院)长——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室”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强化教学管理。聘请部分教育专家、医院领导、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组建“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体育工作委员会”等,不断完善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主要负责全校教学工作的整体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系(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教学工作。强化系(部)组织与管理教学的中心地位,突出系(部)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2)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各项文件规定,结合学院(校)实际,制定完善教学、学生、行政、后勤等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切实做到办学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认真贯彻《高职高专教学管理规范》,保证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教学运行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1)组织机构
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立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质评领导小组、教学督导小组等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在院(校)长的直接领导下,主管教学副院(校)长、相关职能部门、各系(部)承担起各自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责任。
(2)管理制度
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方案》、《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教学督导小组工作规定》、《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新生素质调研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表格。
(3)质量保障
①在教学评价上,从四个层面建立科学实用、规范有序的评价体系: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二是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三是对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四是组织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教学督导工作。
②通过巡课、听课、教师学生座谈会、教师评学评教、学生评教等活动,及时收集、反馈教学信息。采取学生、同行、督导小组三层次评教,奖优罚劣,形成科学的评教运行机制。
③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加强主要教学环节的检查监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
④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成立专职教学督导小组和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员队伍,形成可操作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⑤开展新生素质调研。了解新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根据新生素质调查结果因材施教,调整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⑥制订专业毕业生质量标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制定毕业生质量标准,各教学环节、课程教学改革均围绕毕业生质量标准进行。
第九部分建议与说明
一、毕业要求
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知识、智能和动手能力的水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按照教学进程表的规定进行成绩考核,鼓励进行考试改革。课程成绩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方式。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每学期考试科目一般为3门,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毕业要求如下: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
2.劳动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卫生检验员证书;
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4.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证书。
二、继续学习与深造建议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参加专升本考试或成人高考,就读医学检验专业提升学历;
2.可到上级医院等单位进修学习,提升职业技能;
3.可参加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
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是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中的一支核心队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大专层次,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医学检验操作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人文素养,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及药物质量检验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或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性医学检验人才。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已由原先从属于临床医疗的辅助性学科,发展成为当今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独立的技能应用型学科。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高职招生就业等现实环境相比,有一些差距,需要及时修订。
1. 招生人数增加:近年来,我省多所高职类院校也办起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去年高职高专类招收计划800多人,今年招收计划突破1000名,此外我省有三所本科院校招收五年制本科生,在此形势下,学生就业、就业质量面临严峻形势。
2. 高职、本科就业面存在严重雷同:原本我国专科与本科检验毕业生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主要是本科培养为检验医师,专科培养为检验技师,但多年来,医检毕业生高职专科与本科就业岗位非常相近,主要从事检验技术岗位。且本科检验专业多倾向为应用型本科培养方式,学生技能熟练程度也很强。
3. 通过调研医疗卫生单位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目前存在一定的缺口。表现为:
1)人员需求增加:医院检验科近年来标本量增加,工作量加大;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发展迅速,也需要病理技术人员。
2)医疗单位人员老化:较多医院病理技术人员年龄老化,面临退休。
3) 采供血部门成分血液加工需求人员增加,而输血技术专业(方向)我省及周边省份开展不多,需要这方面的毕业生。
4.从人才培养模式看要进一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型高职办学理念来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培养提高学生能力是一个持续改革的议题。
5.从课程体系设计的角度看,存在“实施教学计划与学生就业多方向的一定脱节”。按照现行方案进行培养,我们的学生主要面向临床检验。这种规格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就业面比较窄,未来发展潜力不足。
6.就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授课教师将较多精力花费在理论的讲授上,未能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意义,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差距较大。
7.从学生技能训练体系、成绩评价体系建设角度看,两个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建立一套包含基本技能的训练、专项技能的训练、综合技能的训练三种类型的技能训练体系及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完善。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
1. 适用社会对不同检验人才的需求;
2. 拓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群建设,扩大就业方向;
3. 合理、最大化利用学院教学资源;
4. 提高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基于这种认识,本课题组对我校现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