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唱不衰的国家级非遗——巢湖民歌的春之旋律
巢湖民歌,旋律优美、辽阔、华丽、悦耳动听,有其独特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是中华传统音乐的优秀范例。
巢湖民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尧舜禹时期,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民歌之一。它伴随人类生产、生活而生发,是从劳动中升华的音乐。从内容看有反映生产、生活的民歌;有反映爱情、风俗的民歌。从体裁看,有号子,如《打石硪号子》;有山歌,如《送晚茶》《手拿黄秧喜洋洋》(秧歌);有小调,如《姑嫂对花》;有舞歌,如《十剪花》;有儿歌,如《摇娃娃》等。
一九四九年前,巢湖境内民歌活动普遍。上世纪50年代,“民歌唱到怀仁堂”。1958年,国家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巢湖市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歌咏运动现场会”。1964年,著名音乐家李焕之也慕名而来,谱写了巢湖新民歌《巢湖好》,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
改革开放后,民歌事业进一步发展,演唱活动进一步普及,民歌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巢湖民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全面的创新。2006年5月,《巢湖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多次上京献唱,国内外前来采风的专家学者也络绎不绝。巢湖民歌还曾尝试融入交响乐的现代气息,迸发出了年轻的活力,唱出了春的旋律与篇章。